|
2020年12月,同安呂厝的送王船文化節(jié)。夏海濱攝 “送王船”植根于閩臺地區(qū)崇祀“代天巡狩王爺”(簡稱“王爺”)的民間信俗,是當?shù)亍巴鯛敗毙叛龅漠a(chǎn)物,王爺信仰的核心儀式就是“送王船”?!八屯醮弊悦髑鍟r期在我國閩南地區(qū)形成后,隨著人口遷徙、“下南洋”和海上貿易,逐步傳播到我國臺灣以及東南亞等地區(qū),成為一種特殊的海洋祭祀活動。 送王船是送“代天巡狩”的王爺。關于王爺?shù)膫髡f尚無定論,最早的可追溯到明初,最晚也到清代雍正年間。2004年同安區(qū)西柯鎮(zhèn)呂厝村送的是第148任王爺,依四年一次推算,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此王爺并非代表“瘟神”,而是代替皇帝巡游四方、賞善罰惡,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般是三到四年舉行一次,通過擲筊在固定的農(nóng)歷月份確定某一天舉行送王船儀式,制造一艘王船,把王爺請上王船,在海邊焚燒。 2020年12月17日,由中國與馬來西亞聯(lián)合報送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xù)聯(lián)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簡稱“送王船”),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此前,“送王船”已分別列入中馬兩國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成為中馬兩國人民共同的文化遺產(chǎ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