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春走基層·記者心得 疫情下的城市“表情日記” ——《防疫情 我的城市日記》系列報道采制心得 廈門廣電集團新聞中心 胡蘭蘭 熊偉
誰都不曾想到,我們每一個人會以這樣的方式與2020年“相遇”。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猶如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拋到了我們面前。每個行業(yè),每位市民都加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作為新聞記者的我們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如何進行有效地表達,或者換個角度思考,在大家都宅在家中,有些惶恐、有些郁悶,又有些閉塞的時候,我們應該給受眾傳遞怎樣的信息、怎樣的情緒?帶著這些思考,廈門廣電集團新聞中心《特區(qū)新聞廣場》欄目團隊策劃了《防疫情 我的城市日記》系列報道,這組報道我們摒棄了傳統(tǒng)新聞的報道模式,記錄和體驗是我們“書寫”這本日記的“兩支筆”,每篇日記記者圍繞一個主題,盡可能地多選取不同場景,用現(xiàn)場的表達與感受將它們有機組合串聯(lián)起來,力圖在這個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在每個不同時間節(jié)點,記錄下這座城市方方面面的變化,記錄這種變化下人們的心境和狀態(tài)。在這種特殊時期下,讓受眾更能關(guān)注到這座城市每天不同的“表情”。 在這樣的報道主思路下,大年初八,《防疫情 我的城市日記》的第一篇,我們選擇的關(guān)鍵詞是“安全感”,記者走上街頭去觀察了路人戴口罩的情況,體驗從商場購物到回到家中,一路接受的4次體溫檢測,也記錄下了商場保安大叔,“沒戴口罩,你只能回家玩”的諧趣回答,從這些身邊場景的組合和體驗,“安全感”自然流露,打動人心?!?0200202”,2月2日因為數(shù)字的奇妙組合,之前被大家關(guān)注為“最有愛的日子”,這一天城市日記的主題是“紀念愛”,多個場景下,我們記錄了愛心餐廳為醫(yī)護人員送去愛心午餐、愛心人士捐款、商場為商戶們減免租金、還有市民“砸”向警車的兩包口罩,還有......此外,《防疫情 我的城市日記》還記錄了最長寒假宅在家里的孩子們;也在網(wǎng)課開課后,感受了學生和老師們的網(wǎng)課“初體驗”;以及2月22日,廈門首批公園恢復開放,我們和市民們一同感受春天。在全景記錄體驗的同時,我們還在日記的收尾處寫下了“記者手記”,把我們心中最真實的感觸分享給大家,也把這篇日記作為致敬我們城市的一份小禮物。此外,考慮到新媒體的傳播,我們還根據(jù)不同的報道內(nèi)容,在日記里加入市民自己錄制的視頻,聆聽大家的心聲,讓大家一起參與日記的講述。所以系列報道的名字叫做城市日記,其實也是你的,他的,我們所有市民的生活記錄。 截至到2月24日,《防疫情 我的城市日記》已經(jīng)完成了18篇報道,通過這些報道,我們也深刻感受到,在城市變得安靜而空闊時,人們前行的腳步反而變得更加清晰;我們看到了疫情陰霾下,大家用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的方式為生活奮斗,為勝利執(zhí)著,也為城市發(fā)聲,我們的報道也傳遞出這樣的能量,讓更多人感受到這種力量。 |
相關(guān)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