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醫(yī)生”每日體檢
獲得救援后,礦工們的生活似乎“正規(guī)了些”。
每天7點45分,裝在金屬圓柱艙里的早餐被送到井下,這個物資艙被稱為“鴿子”。
每班工人中有3到4人負責迎接“鴿子”,他們有5分鐘的時間把貨物取出。吃完蛋白奶昔或者果醬三明治這類高營養(yǎng)的早餐后,工人們就要像平時上班一樣開始一天的工作。
第一項任務是檢查隧道內(nèi)空氣質(zhì)量和瓦斯?jié)舛?,確保通風正常。如果發(fā)生任何變化,就必須通知地面救援人員,調(diào)整向井下輸送氧氣的濃度。
與此同時,50歲的礦工約尼·巴里奧斯也開始給礦工們進行身體檢查。他是礦井爆破專家,還接受過醫(yī)療培訓,這一專長讓他理所當然成為被困礦工們的醫(yī)生,工友們都稱呼他“豪斯醫(yī)生”。巴里奧斯必須檢查所有礦工的生命體征,如進行驗血和驗尿,檢查是否有皮膚感染,并密切關注他們的體重。所有的檢查結(jié)果都被送給地面的醫(yī)務人員作詳細分析。
智利衛(wèi)生部長還專門給巴里奧斯送去了一部拔牙指南的視頻,半開玩笑的對他說:“告訴你的伙伴們,如果他們不肯每天刷牙,那么你就得在井底下給他們進行拔牙手術?!?/p>
嚴格執(zhí)行三班倒工作制
早上的主要工作還是清理碎石。當?shù)孛婢仍藛T開鑿救生井時,井下礦工們也必須自救,他們需要挖出700噸到1500噸的碎石。為此33名礦工被分成3班,輪流工作8小時,完成清理碎石等各種任務。每班都有一個工長,他們直接向烏爾蘇亞報告。
白班從早上8點至下午4點,夜班是下午4點持續(xù)到午夜,晚班則是半夜至清晨。當然,對于礦工們而言,白天和晚上的區(qū)別,僅僅是開關燈而已。每班工人除了8小時工作,還有8小時睡覺的時間,另外8小時可以玩游戲,給家人寫信或者在隧道里散步。
每天早上8點前,當新的一輪換班開始時,礦工們從睡覺的營地出發(fā),前往更高處位置的隧道工作。礦工們最初找到的避難所的面積有50平方米左右,雖然這比北美等地礦井中6至9平方米的避難所寬敞得多,但要容納全部33名礦工,擁擠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井下溫度幾乎一直維持在32攝氏度,濕度極高。長期住在避難所中通風很成問題,于是他們搬到了更干燥涼爽一處隧道作為營地,溫度只有15℃到18℃,而原來的避難所被作為洗浴的地方。地面用太陽能加熱的水被送到地下,讓礦工用于洗澡。多余的水流到礦井更深處,它們能起到降溫和抑塵的作用。
- 2010-10-13智利礦工陸續(xù)升井 "33人"面孔令人難忘(圖)
- 2010-10-13背景資料:智利礦工被困井下兩月經(jīng)歷
- 2010-10-13營救智利礦工:垂直升井 風險猶存(圖)
- 2010-10-12智利礦工大營救進入倒計時 總統(tǒng)親赴現(xiàn)場迎候
- 2010-10-10智利礦工被困兩月終有望升井 總統(tǒng)將親迎礦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