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駐巴基斯坦記者王茜婷):據(jù)美國媒體14號披露,巴基斯坦情報部門日前逮捕了5名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工作的“線人”,其中包括1名巴基斯坦軍官。這些人涉嫌向中情局提供了有關“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藏身地的重要情報,導致這名恐怖大亨5月2號被美軍特種部隊成功擊斃。這5名美國中情局“線人”是如何向美國提供情報的?巴基斯坦的逮捕行動對已經(jīng)岌岌可危的巴美關系將造成什么影響?本網(wǎng)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巴基斯坦記者王茜婷,介紹具體情況:
記者:據(jù)美國《紐約時報》網(wǎng)站6月14號披露,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日前逮捕了5名為美國中央情報局工作的巴基斯坦“線人”。這些人被懷疑曾為美軍5月2號擊斃“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的行動提供情報及幫助。這篇報道稱,被捕人員中包括一名巴基斯坦陸軍少校,名字叫阿米爾?阿齊茲,是巴基斯坦陸軍醫(yī)療隊的一名醫(yī)生。他是拉登位于阿伯塔巴德住宅的鄰居,在當?shù)刈×撕脦啄?,但之前有相當一段時間未見蹤影,直到美軍的斬首行動之前才重現(xiàn)蹤跡。阿齊茲在美軍突襲行動中扮演的角色是負責記錄進出拉登住宅的車輛和人員,其作業(yè)時間長達數(shù)周。而其他被捕的4人則都是阿伯塔巴德本地的普通居民。其中有1人涉嫌將拉登住宅附近的房子出租給中央情報局人員,以便后者進行監(jiān)控;還有1人是在拉登住所周圍農田耕作的農民。當?shù)乩习傩障蛴浾弑硎?,他們不知道上述人被帶去了哪里,并稱曾遭巴軍方警告不準與記者接觸。
主持人:被捕“線人”中居然有1人是現(xiàn)役的巴基斯坦軍人,這是不是讓巴基斯坦政府和軍方都有些尷尬?記者:據(jù)不愿透露姓名的巴方和美方官員表示,那名據(jù)稱是巴陸軍少校的真實身份才是各方關注的焦點,特別是他是否就是中情局雇傭的線人,將直接關乎巴軍方的顏面。對此,巴軍方在消息披露的第二天也就是15號,立即發(fā)表聲明,否認有巴軍官涉案被捕,稱有關報道“完全錯誤且毫無根據(jù)”。不過媒體注意到,巴軍方此番表態(tài)并沒有對有巴平民因擔當美中情局“線人”被捕的消息予以否認。美國《華盛頓郵報》同一天援引一名巴安全官員的消息稱,本?拉登被擊斃后,巴當局在全國范圍拘捕了約35至40人,這些人均被懷疑為中情局服務,其中就包括一些阿伯塔巴德的居民。
主持人:在本?拉登被美軍上個月在巴基斯坦境內擊斃后,巴基斯坦面臨著來自美國和境內恐怖勢力的雙重夾擊,那巴基斯坦此次的逮捕行動,是否體現(xiàn)了巴軍方面臨的巨大反美壓力呢?記者:事實上,美國高層似乎在較早之前就獲悉了中情局“線人”被捕的消息。美國《紐約時報》稱,上周突訪巴基斯坦的美國中情局局長帕內塔在與巴軍方和情報部門領導會見時,就曾對此表達過關切,但似乎未得到巴方的積極回應。一名匿名美國軍官稱,巴軍方高層,包括陸軍參謀長基亞尼本人,面臨著來自巴軍隊內部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上個月在一次軍方內部會議上,基亞尼居然遭到低級軍官的當面嘲笑,質疑巴基斯坦為什么在美國明顯缺乏對巴信任的情況下還支持美國反恐。而以基亞尼的個人威望,在素以紀律嚴明著稱的巴軍隊中遭遇如此的尷尬顯然是聞所未聞。為了穩(wěn)住軍隊內部情緒和自身地位,基亞尼在與美方的對話中表現(xiàn)得更趨強硬。上周,巴基斯坦軍方發(fā)表聲明,明確表示美軍無人機打擊的做法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接受。不過15號,美無人機又在巴境內發(fā)動了一撥襲擊,在南瓦齊里斯坦部落地區(qū)炸死了4名武裝分子。
主持人:巴美關系在本?拉登被擊斃后陷入嚴重危機,現(xiàn)在“線人”事件又浮出水面,這對巴美關系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記者:近期的巴美關系可謂反復經(jīng)歷著雪上加霜的考驗,包括美軍擊斃本?拉登的單方面跨境軍事行動,以及此前陷入輿論漩渦的槍殺巴平民的“戴維斯案”,還有維基泄密披露的巴軍方領導人和美官員的私密談話等。6月初,巴美情報部門因“拉登事件”中斷聯(lián)系后,作為“破冰”的一種嘗試,雙方宣布建立重在情報分享的聯(lián)合反恐行動組。但這種回暖的苗頭日前卻被一樁圍繞情報分享的爭執(zhí)無情澆滅。據(jù)稱,美情報部門主動告知巴方,在巴部落地區(qū)有2處疑似爆炸物存放點,懷疑系非法武裝組織“哈卡尼網(wǎng)絡”所有。但當巴清剿行動部隊到達現(xiàn)場時,爆炸物和武裝人員均早已轉移。美方懷疑巴情報部門有“內鬼”向對方通風報信。美國防部長蓋茨15號表示,此事令美方十分失望,但同時也坦言必須直面巴對美存在的信任赤字。此外,巴當?shù)孛襟w15號普遍報道了另一則可能進一步加劇巴美裂痕的消息。美眾議院撥款委員會14號通過了一項國防預算支出法案,要求為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設限,規(guī)定美政府在向國會匯報有關援款的使用情況之前,將凍結美對巴11億美元軍事援助中的75%。評論普遍認為,這個“并不友好”的舉動顯然將給早已命運多舛的巴美關系帶來新的復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