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卡恩成為了好萊塢大片中知道得太多的人。據悉,卡恩“掌握這一秘密之后”,“立刻安排了飛離紐約前往巴黎的航班”,期間,法國特工告知卡恩不要攜帶手機,否則美國特工可以通過手機輕松追蹤到他的具體方位,但卡恩卻犯了重大錯誤,在登機后通過機上電話聯(lián)系了酒店,結果一部“捉放曹”的大片就這樣上演了。
不僅如此,卡恩丟掉IMF總裁的位子,對美國還有雙重好處??ǘ髟谌纹陂g,特別注意新興經濟體的感受,而且銳意改革,而改革矛頭直指美國在IMF的話語霸權(即一票否決權)。此外,卡恩在歐債危機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離任對歐洲的經濟救援有很大影響,這也是很多人所談論的美元干掉歐元陰謀論的源起。耐人尋味的是,在IMF理事會最后投票前幾個小時,此前扭扭捏捏的美國突然決定支持拉加德,助其當選,等于是賣給拉加德及薩科齊很大的人情,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美國對IMF的影響力。
但美國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其一就是司法公信力。令人困惑的是,美國法官在未經審判前,就宣稱卡恩有罪,只是在卡恩宣布辭職之后,才給予保釋,政治意味極其濃烈。更加曠古奇聞的是,財長蓋特納在案發(fā)之處,就迫不及待地跳出來,認定卡恩有罪,要求卡恩辭職,不僅涉嫌干涉司法公正,而且政治目的過于明顯,而在美國,政治家極少對嫌疑人(更何況還是國際組織領導人)如此武斷地做出判斷,除非其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最終,卡恩事件以鬧劇收場,也使很多人對美國的司法體系及政府作為感到疑慮,對一個如此重量級的人物的命運視同兒戲,令人心寒。
最受傷的,還是美法關系??ǘ魇录?,對法國人是極大的刺激,不僅是卡恩的政治命運可能終結,而且美國也十分不給法國人面子,許多法國人都感到很受傷。一時間,人們仿佛回到了伊戰(zhàn)初期美法的那種互相攻擊和不信任狀態(tài)。如今,很多法國選民對支持卡恩重回政壇,換句話說,即便卡恩不能從頭再來,許多選民考慮支持社會黨候選人,而薩科齊所獲得的卡恩紅利,也很可能如奧巴馬在擊斃拉登之后支持率所乘的“電梯”一樣,怎么上去,就怎么下來。
又是一個沒有真相的真相。陷害的證據也許永遠都找不到了,但即便是誤炸,這誤炸得也太過精確了吧?(張國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