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階段,應急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應急管理、危機管理、突發(fā)性事件”等基本概念的辨析、“一案三制”以及突發(fā)事件的分類等本體論研究方面。例如,薛瀾等在《防范與重構:從非典事件看轉型期中國危機管理》是早期較為全面的論述危機管理的文章,該文中從現代危機管理的定義、特點、階段、誘因管理現狀以及新的治理結構的轉換等方面的探討了危機管理。也有學者從學科的高度探討應急管理研究的方法論問題[23],他們首先從我國危機管理概念不統(tǒng)一、理論薄弱、研究方法單一等現狀出發(fā),繼而提出了從生命周期、系統(tǒng)模型、組織行為、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進行危機管理研究,該文是國內最早研究應急管理方法的文章,也是較早提出應急管理學科建設的文章。除此之外,也有學者探討應急管理中主體問題,提出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模式。[24]一些學者則從政府權責一致的角度探討了應急管理主體問題。[25]而有的學者更是前瞻性地提出了中國特色的危機管理整合模式。[26]還有自然科學方面的學者,提出建立綜合風險管理體系,通過建立信息共享平臺與綜合風險管理的科技支撐體系支撐政府綜合風險管理行政體系的完善。[27]總的來看,在這一時期,宏觀層面的研究成果比較豐富。
在理論著作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薛瀾的《危機管理:轉型期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郭濟的《政府應急管理實務》、《中央和大城市政府應急機制建設》和吳江主編的《中國危機管理能力》等。這些著作已廣泛應用于應急管理培訓。同時,這一時期也出現了應急管理方面的教材,例如,張小明主編的《公共部門危機管理》、肖鵬軍主編的《公共危機管理導論》、計雷主編的《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等,這標志著應急管理教育開始起步。
2006年《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全方位部署了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工作,把中國應急管理工作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年底,國務院辦公廳成立“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和“應急管理專家組”。應急管理專家組共有40名涉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社會安全和綜合管理領域的專家,這實際上組建了我國應急管理研究“國家隊”,為應急管理研究向高水平、綜合化方向發(fā)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相繼,2007年,由國務院辦公廳主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主辦的國內第一本應急管理綜合刊物《中國應急管理》創(chuàng)刊,雜志以工作指導和學術研究相統(tǒng)一、思想性與可讀性相統(tǒng)一為宗旨,是應急管理研究者們一個交流平臺,成為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紐帶。
如果說,前半階段是研究管理多元化研究的開端,那么,后半階段的研究則進入了應急管理研究的繁榮期,不論是行政管理學科內、還是社會科學內以及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多學科交叉研究都初現端睨。這一時期的主要學術著作有:桂維民著《應急決策論》,張沱生、〔美〕史文主編《中美安全危機管理案例》,董傳儀主編《危機管理學》。主要論文有高小平的《綜合化:政府應急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行政論壇》2007第2期)、范維澄的《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中科學問題的思考和建議》(《中國科學基金》2007年第2期)。另外,在行政管理學的一些著作里,應急管理作為其中的章節(jié)開始出現。
各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成立了與“應急管理”相關名稱的研究機構,例如清華大學危機管理研究基地、中央財經大學危機管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應急管理研究中心,一些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開始招收危機管理、應急管理方向的研究生。這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了研究隊伍的擴大,也促使應急管理教育、宣傳普及得到快速發(fā)展。
第三階段:應急管理研究質量提升時期
2008年對中國應急管理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年初,南方雪災、拉薩3·14事件和汶川特大地震,為應急管理研究提出了嚴峻的命題。黨和政府以及學界從不同角度深入總結我國應急管理的成就和經驗,查找存在問題。胡錦濤總書記10月8日在黨中央、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抗震救災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要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再一次站到了歷史的新起點上。
- 2009-08-12我省下?lián)軕本瓤?00萬用于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 2009-03-18校園應急疏散演練 將納入課間操內容
- 2009-03-03航天專家:中國應建立天地結合的國家應急系統(tǒng)
- 2008-09-18以生命為第一的應急值得肯定!
- 2008-09-17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全面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 2008-05-23危急關頭彰顯政府的應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