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傳統(tǒng)資源”做出自己的理論開發(fā)
我國的傳統(tǒng)學術資源源遠流長,十分豐富。從社會學學科的角度出發(fā),筆者把我國的傳統(tǒng)學術資源分為前后相連的兩大類:一類是中國社會學產(chǎn)生前的,屬于中國社會思想史的范圍;一類是中國社會學產(chǎn)生后的,屬于中國社會學史的范圍。因此,寫好這兩本史的教科書,把中國歷史上不同于歐美的社會思想、社會學理論等理論內(nèi)容真正開發(fā)出來,非常重要。我歷來主張,我國社會學系的學生必須要學這兩門史,否則,對自己國家這方面可資開發(fā)的寶貴資源都一無所知,或者知之甚少,一味學歐美的東西,就很難期待他有什么“理論自覺”。
在中國社會思想史上,先秦的社會思想非常重要,其中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的社會思想尤其重要;在中國社會學史上,我們的先輩社會思想家、社會學家們提出、創(chuàng)造了不少社會學理論,這些理論為社會學中國化做出了貢獻,包含著不同于西方的理論成分,我們應當實事求是地對這些理論做出梳理,把其中包含的屬于中國的理論內(nèi)容開發(fā)出來,完成理論自覺的使命。
3、對“西方學說”做出自己的理論借鑒
對“西方學說”做出理論借鑒,主要是指中國社會學要自覺學習、借鑒歐美強勢社會學的精華和適用之處,使自己能夠用世界的眼光,從整個人類實踐的高度來解釋中國社會和建構中國的社會學理論,從而使自己真正成為世界社會學不可缺少的一支,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同國際社會學界平等對話的能力和實力,并在改變學科和學術的話語權一直由西方壟斷的局面方面做出中國社會學家自己的貢獻。
在當前,對“西方學說”做出自己的理論借鑒,我認為主要要注意四點。
第一,對西方理論的普適性要有正確的理解。世界上沒有純粹的普適性或普遍性,只有與特殊性相聯(lián)系的普適性或普遍性。西方理論是概括西方社會實際、適合西方社會產(chǎn)生的。因此,它同樣是普適性與特殊性的統(tǒng)一。這一點是社會學需要本土化、中國化的理論根據(jù),也是正確的理論借鑒的依據(jù)。任何把統(tǒng)一雙方截然對立起來,一方堅持純粹的普適性,一方堅持純粹的特殊性,這樣的爭論,不會有任何積極的結果。
第二,要進一步強化社會學的本土化。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歐美社會學尤其是美國社會學一直居于社會學世界格局的中心,成為強勢社會學,壟斷著世界社會學的學術圈,且具有文化霸權的傾向。要打破這種學術壟斷和文化霸權狀態(tài),中國社會學界必須強化社會學的本土化,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會學理論方法或流派,提高在世界社會學界的地位,改變學術上對歐美社會學的依賴關系。這是一個思想解放的過程。沒有這樣的思想解放,正確的理論借鑒不可能實現(xiàn)。
第三,對西方理論要有分析、識別的能力。例如對布洛維的“社會學馬克思主義”是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就需要做實事求是的分析、識別工作。
第四,要打破西方的“學術話語”壟斷權,就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理論、自己的概念、自己的術語。中國社會學需要越來越多像“差序格局”、“社會運行”這樣由中國社會學家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術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