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瀛書院平時經(jīng)費以及購買地皮興建校舍等大項開支除了由臺灣公會負擔及捐款外,主要來自臺灣總督府的支持。僅1915到1930的16年間,臺灣總督府共補助210,501元,平均每年13,156元[10]。院長及教師由臺灣總督府派出,其薪水和旅費全部由總督府負擔[11]。歷任院長小竹德吉、岡本要八郎、莊司德太郎(1928年)都是日本人,并且均擔任臺灣公會的顧問,教員和校務都受日本領事監(jiān)督。
旭瀛書院設小學本科、特設科、高等科、商業(yè)科等。以1935年為例,該年共有15個年級,教員23人,學生560人,其中籍民466人。1915年到1921年,畢業(yè)生合計853人[12]。有的到日本、臺灣、東北、上海等地繼續(xù)求學,有的直接進入商界、醫(yī)藥界和教育界工作。廈門光復后,臺灣同鄉(xiāng)會接收了旭瀛書院,改稱復華小學校,組織校董會,由理事長陳金方任董事長[13]。臺灣公會除了辦學外,所屬學務部還負責關于學齡兒童調(diào)查、育嬰的宣傳、青年子女之指導啟發(fā)等工作[14]。
2、興辦慈善事業(yè)
臺灣公會承擔了保護臺灣籍民健康、救濟困難籍民、提供公共墓地、賑災等慈善事業(yè)。公會十分注意衛(wèi)生防疫,推行種痘、預防注射、醫(yī)療、消毒等工作。1919年和1925年,廈門鼠疫、傷寒流行。領事館代臺灣公會向臺灣總督府請求支援,進行預防注射,所以染病者較少。1932年7月,廈門傷寒猖獗。臺灣公會和日本居留民會在日本領事館召開防疫會議,布置防疫,進行宣傳,分發(fā)材料。小川署長“對吳會長及曾顧問等訓勉”,要求加急普遍注射。從7月13日至31日,組織20多名醫(yī)生,在市區(qū)、鼓浪嶼、禾山15個場所,共注射8,000人。此次疫病全廈門感染者約1700名,死亡約1000名,而日本人及臺灣籍民死亡不過12人。1933年2月,天花流行于華南各口岸。臺灣公會托博愛會廈門醫(yī)院代向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定購痘苗。除公會外,再分設廈門、鼓浪嶼、禾山共12處施行種痘[15]。
救濟也是臺灣公會經(jīng)營的一項重要事業(yè)。1929年5月,議員會通過了幾條救恤辦法:對于缺錢歸臺的同胞,須到領事館辦理相關手續(xù)及保證后,給于路費。對遭受災難者,除了資助,還安排善后事宜。缺錢治療的病人,由公會介紹到醫(yī)院治療或給予醫(yī)藥費。對死亡無力處理喪葬者,公會給予棺木及一定限度之喪費,并代其處置善后事宜。1929到1932年,公會歸臺旅費救恤有62件,其他救恤87件[16]。
臺灣公會還為臺灣籍民提供墓地。1921年,籍民張有機將白鹿洞下的山地贈送給廈門臺灣同鄉(xiāng)會作為旅廈臺僑的墓地,并得到領事館認可。1922年,該墓地也隨臺灣同鄉(xiāng)會的合并轉(zhuǎn)為臺灣公會所有。沒過幾年,墓地幾無可容之地。1928年,臺灣公會募集到6600元,在靠近碧山巖腳下購買約800方丈土地。1933年新墓地開放給一般臺僑使用[17]。
- 2005-04-08臺聯(lián)黨唆使日據(jù)時期臺籍老兵圍擾高金素梅
- 2009-10-1020世紀初日據(jù)時期朝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