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務員”職業(yè)沒有失業(yè)保障、沒有連續(xù)工齡、也沒有情義體恤,可以說是一個含金量較低的“瓷飯碗”。有人做過統(tǒng)計:西漢時丞相一職的平均任期才四年多,東漢時三公的平均任期不到兩年半。朝廷要官尚且如此,以下的自然就更慘了,動不動就會打破飯碗。他們做官時尚且如此倉皇,退休后就顯得更加凄涼了
唐代憲宗時,顏真卿的外孫韋丹在江西任觀察使,常與隱居在廬山的高僧靈澈上人吟詠唱和。有一天,韋丹派人給靈澈送去一篇新賦的《思歸》:“王事紛紛無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已為平子歸休計,五老巖前必共君。”意即我已準備辭職,同你一起暢游在五老峰前。靈澈一笑:他怎舍得辭官?當下也寫了一首詩請來人帶回,詩云:“年老身閑無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果然,韋丹這個官一直做到五十八歲卒于任上,始終沒有寫過辭職報告,而“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兩句則成為傳誦不輟的名言。宋代孝宗時,有個尚書郎鹿何,年方四十余就自請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掛了一塊匾,寫“見一”兩字,大家都知道這是“林下何曾見一人”而反用的意思。
從韋丹作秀到鹿何自夸,時隔約三百六七十年,其間以這樣那樣形式主動辭官的肯定不止鹿何“一人”,但是這兩則軼事足可說明官場上自動抽身出局的歷來少見。論其原因,有一條十分重要,那就是:古代“公務員”的許多特權和待遇都與“在職”密切關聯(lián),一旦“辭事”便“榮祿兼謝”。
無退休費、無工齡、無余蔭:含金量較低的“瓷飯碗”
秦漢時代,凡任公職、吃財政者,通稱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別無脫離職務的身份和權益。當時的講法叫“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近似今人幫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喪生病、任滿更替、罷免辭官等各種緣故退休,老板和雇員的關系即告解除。大體而言,可用“三無”概括:
一曰無退休費,就是無論原先俸祿多少石的官吏,只要離開職位,除非皇帝特詔照顧之外,一律停發(fā)俸祿。漢朝俸祿本來就薄,俸額低或負擔重的人積蓄不易,所以不少官吏一旦休官停俸,就要另覓生計。
比如從小“好經(jīng)書,通《詩》《禮》”的宋均,從十五歲入仕,官至河內(nèi)太守,其間兩次休官,一次是在做辰陽縣長時“以祖母喪去官”,一次是在任東海相時“坐法免官”,從離職到再仕期間,都是靠跑到潁川去做客座教授為學生講學維持生計。
還有世代為郡吏的孟嘗,在合浦太守任上因病辭職,因為沒有收徒講學的本事,只能下田耕作。有個在京師做尚書的同鄉(xiāng)向皇帝推薦他重新做官食俸,皇帝不理會,于是孟嘗做了大半輩子的自耕農(nó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