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與前瞻
21世紀頭十年的中國學術,走過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希望之路。不少學者對記者說:這十年中國學術的最大成績在于:它為新世紀中國學術的大發(fā)展大繁榮打下了根基、奠定了基礎。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已經具備雛形。中國學術,走向世界的條件初步成熟。
總結這十年,可以看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堅強領導,是實現(xiàn)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fā)展的根本前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為理論創(chuàng)新提供了深厚的源泉和強大的動力;堅持獨立思考、堅持國際視野、堅持科學精神是實現(xiàn)當代學術繁榮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許多學者談道:當代中國,要真正形成自己的話語體系,肩負起自己的時代使命,要在國際學術界占有與中國國際地位相適應的一席之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里有幾點是需要格外重視的:一是要堅持不懈地推進科研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和改進黨對哲學社會科學的領導。二是要堅定不移地加強基礎理論建設,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缺乏基礎理論支撐的所謂學術繁榮,是虛假的繁榮。針對當前不少學科基礎理論建設薄弱的情況,要著力推動這些學科建立起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學科基礎理論體系。三是要大力弘揚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風,鼓勵學者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從社會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進而實現(xiàn)理論的概括和升華。四是要鼓勵學科的交叉、融合,要打破學科壁壘,從學科的對話與相互滲透中,尋找新的學術生長點。五是要堅定不移地弘揚科學精神,堅持做人、做事、做學問相統(tǒng)一。不少學者強調:不能指望一個學風浮躁的時代,能推出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學術精品。在哲學社會科學界,有必要加強職業(yè)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當代中國的學術之路,是中國道路的組成部分。新世紀頭十年,中國學術伴隨著我們的國家一起前行,跨過坎坷,走向輝煌。未來也是如此。
文章出處:中國社會科學報
- 2009-12-28靳輝明:應辯證地處理政治與學術的關系
- 2009-12-27“2009海峽兩岸男科學術峰會” 在哈爾濱舉行
- 2009-12-23學術外衣無法掩蓋“炒作”嫌疑
- 2009-12-21第五屆“胡繩青年學術獎”揭曉
- 2009-12-14曾被抨打開魔瓶放惡魔 高錕妻致辭憶夫學術之旅
- 2009-12-08學術造假持續(xù)升溫 大學時代的論文你抄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