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生怨?原因可以兩分:一種是純主觀,根本就沒有怨的道理,或者說這種怨是非理性的;還有一種是客觀的,確實有情可怨。對前者而言,轉換心態(tài)足矣;對后者,僅僅要求個體轉變心態(tài)恐怕還不夠。以下三方面的情狀十分值得重視。
大組織病。在一個復雜大組織當中,每一個組織成員行為的影響制約因素很多:上級、下屬、同事、前任、條件、環(huán)境、制度、文化等等。作為復雜大組織中的一員,面對眾多自己無法掌控的因素,時常會有一種無力感、無助感,這是大組織中比較容易發(fā)生的心理問題。這種無力感和無助感不能得到排解,很容易轉化成一種“怨氣”。政府組織屬于典型的復雜大組織,如何消解官員心理上的這種無力感和無助感,應該是組織和個人都要正視的問題。從組織的角度看,組織機構、工作流程、崗位職責、任務分配、領導方法、組織文化等的調整和改進可以大大減緩大組織病的程度,從而減少個體的無力感和無助感。
職業(yè)生涯的不確定性。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存和發(fā)展是可預期的。這是人的本性決定,過多的不確定性會給人們帶來焦慮和不安。一個規(guī)則穩(wěn)定而清晰的制度環(huán)境,可以大大減少人們的焦慮和不安。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干部制度改革有了許多重大的突破,但是我們也要實事求是的看到,制度化程度還不高,有些改革措施仍在探索當中,有些成功的做法沒及時法制化規(guī)范化。決定干部升遷的要素中,還有不少干部本人無法改變的身份性的因素仍在起作用,如年齡等。更為嚴重的是,買官賣官、跑官要官等腐敗現(xiàn)象使本來制度化程度不高的“吏治”添加了亂象。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官員職業(yè)生涯的不確定性,因而容易生“怨”。
社會急劇轉型。中國社會處于急劇的轉型期。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轉型,城市化、工業(yè)化、信息化,國際化等等,在西方幾百年依次完成的社會變遷,在中國被迭加壓縮在相對短的區(qū)間中,這種社會變遷被人形象地稱之為“壓縮餅干”式的變遷。急劇的變遷,給人們價值觀、生活方式、能力素質都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在這種巨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面前,官員們心理上的失衡、失落、挫折、扭曲,不亞于普通人,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是產生“怨官”的背景。
- 2010-01-22是什么讓足協(xié)官員“染黑”
- 2010-01-15官員能不能寫游記
- 2010-01-15多元化時代,“和諧”不能以官員意志為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