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浙江“個性化高考”方案最大的亮點就是推行“分類測試、分批選拔”的操作模式,它不再用高度統(tǒng)一的考試科目來決定學生的命運,改由考生量力而行
什么樣的高考制度是人才選拔的“最優(yōu)模式”?可以說是見仁見智。但改變單一的“統(tǒng)一選拔考試”模式,卻是各界共識。前不久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征求意見稿中即提出“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
2009年起,浙江試行新高考方案,由考生選擇考試模式。依照這套“個性化高考”方案,這個省30多萬名應屆高中畢業(yè)生,在教育改革的“雷區(qū)”邁出平穩(wěn)的第一步。
分類測試:不再用同一張考卷,讓學生“量才而考”
對于即將到來的2010年高考,高三學生章功(化名)和家長一致決定報考高職高專類?!爱厴I(yè)后當個技工,前途也不錯?!闭鹿Φ母赣H說。在章功所就讀的鄉(xiāng)鎮(zhèn)高中,有近30%的同學不再備考“綜合”科目,轉而學習技術類課程。
歷經3年的調研與試測,浙江省從2009年起實行分類測試的高考模式。這種模式在“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門課程的基礎上,分三類設置考試科目,報考院校分別對應重點大學、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職高專。
“過去參加高考的考生中,有80%的人用80%的精力花在那永遠搞不明白的20%的問題上。”浙江省教育廳長期分管基礎教育的巡視員張緒培說,高考改革就是要讓每個孩子都學有成就,并滿足其選擇性需求,這也是減負的根本要求。
中國教育史分會理事長田正平認為,浙江“個性化高考”方案最大的亮點就是推行“分類測試、分批選拔”的操作模式,它不再用高度統(tǒng)一的考試科目來決定學生的命運,改由考生量力而行,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體現(xiàn)了高考應有的功能。
“我們在給全體學生家長發(fā)的公開信中,特別用粗體字標注‘高考類別不一樣,考試科目不一樣,考試時間不一樣,學生負擔也不一樣’。”杭州市余杭區(qū)瓶窯中學校長俞建中介紹說。
- 2010-03-26假記者橫行源于真監(jiān)督缺位
- 2010-03-26對市管縣體制改革的理性思考與設想
- 2010-03-25建設以責任為核心的法治政府
- 2010-03-25邵景均:要制度,不要特權
- 2010-03-25對中國人而言,谷歌不是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