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國共產主義運動與西方和俄羅斯共產主義運動相比較,便可看到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在發(fā)展過程中所展現出的一系列特點。
辛亥革命后,中國在許多方面經歷了大動蕩,特別是在精神和政治領域。在推翻了儒家思想和封建專制的統治后,開啟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和精神解放的道路。向共和政權的過渡,中西方文化相互作用,引發(fā)了政治領域中前所未有的活力。辛亥革命后的最初幾年,先后出現了300多個政黨,但多數只是“曇花一現”。
盡管辛亥革命之后革命者在政治生活方面遇到許多困難,但復興的趨勢還是給革命者打通了一條道路。當時在國內出現了一些與建立預想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相違背的危機現象,具體說就是要建立一個區(qū)域性的軍國主義政治體制、一個具有經濟和政治能力的“大國”。
但是,當時政治體制不健全,中國更廣泛的社會階層對這樣所謂的“大國”并不“買賬”。在辛亥革命后出現的一系列國家革命和共產主義運動的事件中,五四運動使得歐洲社會主義思想和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在中國社會中得到了認知。因此,我們在談到共產主義運動形成的特點時,可以說,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推動力不僅是由于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的增長和社會中工人階級地位的增強,還有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接受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的積極參與。這表明在形成社會政治運動和整個政治進程中,精神因素和意識形態(tài)因素具有巨大作用。
民族意識的增長,是由于社會內部的各種因素而形成的,同時也反映了國際形勢,并帶有一定的地緣政治性質。中國發(fā)生的革命事件是世界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發(fā)展進程的一部分。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革命的浪潮覆蓋歐洲、美洲和亞洲的眾多國家。這種效應不單純是理論性的,更是實踐性的。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與俄國的共產主義運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緊密聯系。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的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和共產主義小組的活動在很大程度上,特別是在一些地方,是由中國革命者自己組織實施的。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是在學生運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這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形成的一個具體特征。另一特征,便是嘗試在中國和歐洲同時發(fā)展中國共產黨事業(yè),許多中國進步青年和學生在歐洲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如,1919—1920年在法國進修的周恩來、鄧小平、蔡和森、李立三、王若飛、徐特立、李維漢等許多人,后來都成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yè)的中堅力量。
在中國共產黨活動的最初階段,已經明顯地展示了一個重要的特點,即從國內政治局勢的整體特點進行把握,不斷修正和完善原先的決議,努力建立自主的政策,制定出適合形勢變化要求的決議。正是這種做法,保證了中國共產黨能夠長期存在和發(fā)展。
(作者單位: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