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些領域和部門的誠信及操守受到質疑。同時也引發(fā)人們對社會誠信面臨危機的熱議。聯(lián)想到近期食品業(yè)發(fā)生的“地溝油”等惡性事件,這些不僅關乎商業(yè)信譽,同樣關乎社會誠信。
公眾對社會誠信的質疑遠超出某些事件本身,更多的人關注的是能在制度透明、規(guī)則明晰的環(huán)境里輕松而正常地生活。如果在最具有公信力和公眾期待的領域,人們都可能失去信任,如何還能讓公眾對社會生活未來有信心?
社會誠信面臨危機,“傷”的是社會的正常秩序,“傷”的是每一位公民自身的權益。社會誠信危機會擾亂正當?shù)纳鐣r值,造成社會普遍的冷漠。誠信體系的建構和維護關乎社會秩序,更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在一些地方,社會誠信危機效應的放大,是社會主流價值觀扭曲的折射,是社會缺乏對應當?shù)膬r值的自覺和弘揚,更是缺乏對至善的祈向。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社會風尚和誠信意識本應日益增強,決不能落到每個人把所有人當成不可信任的他者之地步,與他人打交道,成了一件讓人普遍焦慮、恐懼的事,這是應當引起各界關注和警惕的。
當前,應對社會面臨誠信危機,如何重拾信心、重樹誠信形象至關重要。
首先,“先立乎其大者”在于針對社會癥結培育有誠信的文化意識和文化土壤,進行社會契約的制度性建設。文化誠信意識重在自覺,文化是制度之母、體制之根、民族之魂。文化價值立,則秩序井然。有了對文化價值的祈向,人就有了精氣神,社會就有了進步的巨大動力。固然誠信危機的克服重在制度建設,但更根本的是文化意識的培育和價值的引導。
其次,加強社會和新聞媒體的監(jiān)督,進一步尊重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話語權。政府機構要力戒一個腔調(diào)不著邊際的“整改”,官腔官調(diào),哪見真誠?不透明怎么取信于民?企業(yè)和單位要有社會責任意識,要明確和擔當社會責任。只有制度的完善與誠信意識的匹配,才能使誠信見諸實踐和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而不至于使誠信陷入被踐踏的境地。
文化意識缺失,制度就難以建立,即使建立也難以執(zhí)行。制度不是萬能的,無法救贖失信的人心。直面危機,救贖人心和社會責任心至關重要。沒有文化意識支撐的社會契約就是一具毫無血肉的骨骼,它怎么會有生命力?誰也不愿意生活在沒有契約和不相信契約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