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乱码中文_日韩激情一级无码毛片_国产91资源午夜福利_玖玖资源站最新地址2

CPI漲7.1%:新漲幅 新考驗
www.fjnet.cn?2008-02-22? ?來源:解放日報    我來說兩句

  國家統計局昨天(19日)發(fā)布最新統計,今年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7.1%,創(chuàng)1997年以來月度新高。從月環(huán)比看,比去年12月上漲1.2%。食品類價格以18.2%的漲幅依然保持八大統計類別中的領漲地位。

  2008年首月CPI增速創(chuàng)下新高,考驗著下一步調控政策的尺度。

    多重因素助推漲幅

    1月CPI增幅之高,有其特殊性。首先,長達1個多月的罕見冰雪災害性天氣,造成供應減少、運輸困難、損失成本等,都加劇了食品價格的上漲壓力。其次,今年1月正值春節(jié)前夕,一如歷年規(guī)律,節(jié)前的消費市場需求旺盛,帶動CPI增幅上揚。而且,去年的物價水平走高曲線,大幅上漲更明顯地顯現在下半年,因此拿今年1月與去年1月作比較,計算出的同比漲幅自然較高。

  1月份CPI的繼續(xù)走高,也延續(xù)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翹尾因素。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潘英麗認為,今年上半年CPI還可能持續(xù)走高,存在從部分領域結構性上漲向全面通脹演變的危險。這是因為食品類價格的上漲壓力已經顯示出向其他領域蔓延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前天公布的1月份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6.1%。作為CPI的前行指標,PPI的這一漲幅預示著今后一段時間CPI的上漲壓力。而與簡單的結構性上漲相比,一旦引發(fā)全面通脹,其治理難度更大,持續(xù)周期更長。

  潘英麗認為,在物價上漲持續(xù)一段時間后,人們會形成“通貨膨脹預期”。這種預期如果得不到及時妥善引導,就可能造成“預期推動通脹加劇”的惡性循環(huán),因此要盡早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

    “從緊”絲毫不容松懈

    而當前既復雜又矛盾的國內外經濟環(huán)境,又令從緊貨幣政策的尺度更難把握。

  從國內來看,市場資金充裕,“從緊”仍是當前必然選擇。春節(jié)后的第一個公開市場操作日,中國人民銀行便以1950億元的央票發(fā)行創(chuàng)下近一年新高。1月份突破8000億元的人民幣貸款增量也表明,盡管受連續(xù)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息和公開市場操作等政策組合工具的影響,企業(yè)信貸與投資需求依然強勁。何況,今年一季度有約1.3萬億元的央行票據將到期。

  另一方面,雪災直接損失已逾千億元,救災抗災和災后重建貸款的發(fā)放,以及支農、支持春耕的貸款發(fā)放,必將在第一季度占據相當比例。專家提醒,繼續(xù)采取措施回收多余的流動性,“從緊”絲毫不容松懈。

  但是,從國際范圍來看,次貸危機的蔓延效應,使目前的貨幣從緊政策受到外部阻力。數據顯示,2007年第四季度美國GDP增速已由上季度的4.9%大幅下滑至0.6%。如果今年一季度繼續(xù)下滑,將拖累全球經濟步伐,而我國出口導向型產業(yè)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負面影響,跨境資金流動可能逆轉,流動性過剩的狀況也可能有所改變。也有專家認為,由于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經濟局面會有很大不同。因此,目前難以預測美國經濟會否真正衰退。另一方面,美聯儲頻頻降息導致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可能會導致國外資金流入,助長流動性過剩,因此貨幣政策又不能放松。

    一“松”一“緊”正當其時

    創(chuàng)下11年月度增幅新高的CPI數據,與充滿矛盾與變數的經濟環(huán)境,共同決定著下一步調控政策的走向。

  有經濟學家提醒,要關注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的運用。復旦大學教授袁志剛認為,財政支出的結構應作調整,更多地用于公共產品的提供。此時,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一“松”一“緊”的搭配實施正當其時,也格外重要。

  從貨幣政策來看,央行副行長易綱不久前表示,在國際收支平衡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前,央行仍將繼續(xù)通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并搭配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來對沖流動性。有專家認為,盡管我國繼續(xù)對沖流動性尚有空間,但在14.5%的歷史高位之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幅度已經有限。另一方面,目前央行對各家銀行實行“月度”窗口指導,信貸控制要進一步細化,力度也很有限。

  為此,中國銀行金融研究所譚雅玲認為,目前的政策尺度必須“一只眼睛看著國內市場,一只眼睛盯著國際市場”。既要重視經濟自身的實際需求,又要注意防范銀行業(yè)的風險。交通銀行研究部認為,貨幣政策從緊的總體趨勢不會輕易改變,但必須把握好力度和節(jié)奏。該行預計,近期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可能再次提高,同時也可能繼續(xù)加息。(楊群)

(責編:吳頌潔)

 


  • 相關新聞
福建日報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