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晚,劉翔出現在全國政協委員駐地,這是他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兩年來,首次出現在兩會駐地。據悉,昨日劉翔參加了體育界別的小組討論(見本報今日A38版)。前一天,劉翔坦言連日來網上的批評,讓他倍感壓力,因此決定提前回國盡政協委員的職責。他直言這次未帶提案,“多聽聽其他委員的意見和看法”。(3月11日《廣州日報》)
??? 中國網民是一個較真的群體,之前劉翔因為療傷未回國參加兩會,網民炮轟的聲音此起彼伏,現在劉翔回來了,網民還是不滿意,稱一個提案都不帶怎能算是參政議政?更有網友批評道:劉翔人回來了,但“政協委員”還在美國。
劉翔要怎樣做才能讓網民滿意?即使他這次帶來十幾二十個提案,也會有人批評:這些提案太簡單了吧,怎么不多關注民生?而劉翔若真的提交與百姓利益相關的提案,沒準又有人挑刺:你一個運動員,說說體育的事就是了,拜托別隨意跨界建言獻策好不好……明星委員難當,像劉翔這樣有著國際知名度的體育明星委員,更是難當。公眾自覺不自覺地拿著放大鏡挑剔劉翔的一舉一動,結果走向“苛求”。
在我看來,劉翔這次能回國參加兩會,就是一大進步,尤其和文藝界一些連續(xù)幾年不參加會議、面對社會批評仍我行我素的委員相比,劉翔算得上從善如流了———至少他沒有無動于衷,而是接受批評,并作出行動表示。
至于劉翔未帶提案,我的看法是:與其為了應付輿論,為提案而提案,不如像劉翔這樣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態(tài)度,在沒有調查研究或考慮成熟的情況下不輕易建言,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民眾負責。
每到兩會,有關劉翔的話題總引爆輿論,深層原因在于公眾和劉翔的角色定位出現偏差:在公眾看來,劉翔作為高知名度的政協委員,就應該履好職,為國計民生鼓與呼;而劉翔對自己的定位或許就是一名運動員,只要訓練好、比好賽,就可以了,在此之外的社會角色,只是外界賦予的……不管怎樣,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在與社會輿論的互動中,劉翔已經開始從“運動員”向“公眾人物”悄悄轉變,這次他現身兩會,可視為尊重民意的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