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17日,香港《大公報》以《晉血站問題多賣血農(nóng)離奇亡》為題,報道了 46歲的山西省翼城縣農(nóng)民李建軍一個多月的時間內,4次在曲沃康寶單采血漿有限公司獻血漿后死亡的事件,此后,曲沃康寶單采血漿有限公司稱《大公報》山西記者站記者曾“敲詐”并索要30萬元版面費未遂,《大公報》山西記者站隨即在網(wǎng)上高調回應,指稱曲沃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建先參與賄賂記者未遂。(4月5日《半島都市報》)
不管是哪一方“未遂”,雙方的表現(xiàn)均告訴公眾,“封口費”不是空穴來風。農(nóng)民李建軍在一個多月時間內4次獻血漿后死亡是事實,既然有醫(yī)生說其死前“血紅細胞幾乎全部消失,白細胞高得異常”,那《大公報》說“賣血農(nóng)離奇亡”也算如實報道。如果曲沃康寶單采血漿有限公司不存在違規(guī)操作,為什么不組織力量查清李建軍死亡的真實原因,而要堅持出“封口費”呢?
更讓我起疑的是,索要“封口費”的記者,不與曲沃康寶單采血漿有限公司直接接觸,反而通過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建先做中間人。誰都知道,索“封口費”的事,只要是有,因其見不得人,一般是雙方私下商談,記者在收到錢后,即壓下寫好的報道??稍?jīng)率先揭露山西煤礦主以“封口費”賄賂記者的《大公報》山西記者站,為什么這次偏偏要讓宣傳部副部長當中間人?而王建先公開的記者發(fā)給他的短信,雖然有“一個版10萬元”等內容,但這絕對無法證明記者索要“封口費”。
倒是山西省衛(wèi)生廳的前后態(tài)度變化,很耐人尋味。3月26日,新華網(wǎng)山西頻道刊登《衛(wèi)生部門通報曲沃單采血漿站調查結果》的報道,稱《大公報》報道與事實不符,可山西省衛(wèi)生廳卻矢口否認作過此類通報。又過了幾天,山西省衛(wèi)生廳又在其網(wǎng)站上發(fā)布了《關于媒體對曲沃半日采血漿有限公司有關報道調查核實情況的通報》,稱“經(jīng)調查核實,媒體有關報道與事實不符”。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直接介入“封口費”,以及省衛(wèi)生廳前后的態(tài)度反復,都說明,權力從一開始就在干預“封口費”事件。我們知道,一旦有了權力的介入,事情往往會變得復雜起來,理屈者往往會腰桿硬起來,“周老虎事件”就是很好的證明。不過,權力介入也更容易讓公眾相信,此番“封口費”事件定有人在玩“躲貓貓”,誰是誰非,真的值得徹底查一查。(張鐵鷹)
(責編:李艷)
- 2009-03-31“學習班”陰魂不散緣自公權力失衡
- 2009-03-27有多少被領導“架空”的權力在“空駛”
- 2009-03-30權力"匪化"之下的"報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