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巴東縣政府新聞辦近日通報鄧玉嬌案的最新情況,證實不存在鄧玉嬌被強奸的事實。鄧玉嬌及其母親對受委托律師不顧事實向外散布“鄧玉嬌被強奸”一事感到非常憤慨;目前鄧玉嬌母親已聲明與委托律師解除委托關(guān)系。而對于與委托律師解除委托關(guān)系一事,起初接受記者采訪時,鄧玉嬌母親張樹梅非常吃驚地反問“這些是誰說的,沒有的事。”之后又突然改口說確實與律師解除了委托關(guān)系。(5月24日《新文化報》)
的確,鄧玉嬌案越來越忤逆普通人的“預(yù)期”,就如人們一直“認定”是強奸,但警方始終堅持故意殺人,并不斷“證實”這一說法;又比如,現(xiàn)在連是否解除了委托律師,也那么躲躲閃閃。這難免讓民意有些失落,雖然民意本身并不一定可靠,關(guān)鍵是還沒有見到可說服民意的理由和證據(jù)。
先從死者鄧貴大說起。官員也是人,也需要娛樂。官員出入娛樂城,可以!但要求異性服務(wù),這個真不可以!因為這與公務(wù)員身份不匹配,那么,鄧貴大一行多人出入娛樂場所就是巴東官場作風的一個污點,可是,至今未曾見到巴東對官場作風問題做出過檢討和查處。不妨提醒一下,四川樂山曾出臺嚴禁干部“8小時之外過度娛樂”,雖然當時被輿論認為“管得太寬”而遭到一頓炮轟,但現(xiàn)在看來,如此荒唐的禁令倒是有著多么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也是,巴東既不是樂山,巴東也不是重慶。審慎和冷靜,曾是重慶等地處置公共事件的寶貴經(jīng)驗,也是回應(yīng)質(zhì)疑和批評的最好方式。21日巴東縣政府發(fā)言人就不大審慎,表示“在案件偵查階段,律師在會見鄧玉嬌后擅自對外披露案情,嚴重違反了有關(guān)規(guī)定。”聯(lián)系到此后委托律師被解除的消息,就難免讓人懷疑這里面受到了巴東方面的壓力。當然,幾次公開案情,這值得表揚,但幾次通報中又總是像修改病句一樣把諸如“推倒”改成“推坐”等不斷修正、刪改,于是,不能不讓人納悶,一樁刑事案件何以成為懸疑?。渴前盖檎娴膹碗s嗎?或者是誰讓案情變得撲朔迷離?這里面除了司法調(diào)查受制于本身的復雜、精細的專業(yè)要求外,有沒有其他因素?隨著案情的逐漸披露,在紛紛擾擾的民意激流中,這便成為巴東方面公信力的一道考題。
鄧玉嬌案已經(jīng)成為公共事件,毋庸置疑,此前多次公共事件中,政府處理不慎搭上公信力的不是沒有發(fā)生過,這是前車之鑒。同情弱者的樸素的道德情感,只有在嚴密的邏輯和確鑿的事實面前才會低頭。因而,鄧玉嬌案的每一個細節(jié)或者走向,不但需要將來在法庭上說服法官,同時也要說服當下的民眾。而說服法官這一司法邏輯下的專業(yè)程序尚未啟動,說服民眾已然成為當下巴東繞不開的坎兒。其實,民意,某種程度上,就是人們對于經(jīng)驗和感覺的篤信,雖然民意沒有永遠的正確,但這種簡單的經(jīng)驗移植、復制的結(jié)果卻總是不斷地逆向證明了人們的“先見之明”。所以,沒有理由責怪民意不講理,相反說服民意才是重要的,怕就怕不說服,或者說服不了。否則,由此引發(fā)的后果可能長時間不能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