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人保部等出臺《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中央企業(yè)負責人薪酬管理的指導意見》。這份被稱為中國版限薪令文件首次明確規(guī)定國企高管基本年薪與上年度中央企業(yè)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相聯系”,績效年薪根據年度經營業(yè)績考核結果確定,以更為變通的方式規(guī)定了高管薪酬的上限。(新華網 9月17日)
在這次的“限薪令”中我們較為欣喜的見到了一些更為合理的方法。首先是企業(yè)高管基本年薪按月支付,績效年薪要按照先考核后兌現的原則,根據年度經營業(yè)績考核結果,由企業(yè)一次性提取,分期兌現。對于近年來屢受爭議的中長期激勵,文件也采取了更為謹慎的態(tài)度,僅僅做了“可審慎探索”的原則性規(guī)定。
一直以來,國企高管收入與職工和其他社會群體收入差距就是公眾熱議的話題。2002年,中國開始推行國企高管年薪制,規(guī)定高管年薪不得超過職工平均工資的12倍。不過,此后伴隨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國企贏利的增長,這一數字早已被突破。而這收入的“天壤之別”成為社會公平的“絕佳例子”。
國有企業(yè)屬于全民產權的委托關系,高管薪酬理當加強管理和約束。從薪酬設計上看,將高管薪酬與職工平均工資掛鉤,體現激勵與約束相統一,這樣的設計理念是合理的。而對于績效薪金與考核掛鉤,中長期激勵采用謹慎原則,也體現了限制高管薪酬的精神,值得肯定。由此來說此次的“限薪令”如果能順利實行,那此次將成為一個“裂口”,一個開始找利于解決社會公平的起點。
計劃是好的,然而,作為一項原則性指導意見,面對全國數百家中央企業(yè),限薪令是否真能掀起一場“限薪風暴”?高管薪酬是否從此不再“信馬由韁”?這樣的問題似乎并不會隨著“限薪令”的出臺而消失。此次下發(fā)意見旨在建立健全中央企業(yè)負責人收入分配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這是否就意味著,只有中石油這樣的國有獨資或者控股企業(yè)才是限薪的對象?如果真是這樣,這個“限薪令”或許又將成為一個完美的過場。
據了解,所謂天價薪酬的問題,主要出在地方國企,這就容易讓人懷疑是否還會出現“天高皇帝遠”的情況?再說以企業(yè)負責人的薪酬同職工的倍數關系決定高管薪酬,對中國來講并不可取。中國控制金融機構的“天價”薪酬首先要完善稅收調節(jié)機制。美國稅法明確企業(yè)高管的工資不得超過100萬美元,接受政府救援的企業(yè)不得超過50萬美元,而中國相關的政策措施還沒有出臺。當然,最關鍵的其實還是國企的定位問題,是市場化還是壟斷型,以及國企領導人的定位是市場化還是行政任命。
這個計劃的出臺,是一個嘗試性的做法。或許尤里的監(jiān)督可以讓計劃按著“軌道”運行,那必定是我國的一個福音。限薪令的出臺又給了我們許多幻想,如何讓這些幻想實現,一方面要看國企能否合理定位,因為才是決定國企高管薪酬的要害。而另一方面,僅僅靠內部機制監(jiān)督還是不夠的。(王國信)
(責編:李艷)
- 2009-09-19央企限薪令,不看廣告看療效
- 2009-09-18央企高管的限薪令靠不住
- 2009-09-19高管“限薪令”不能玩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