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學舉行自主招生、保送生測試。據(jù)報道,一位男生在面試中“陰溝里翻船”。他抽到的題目是“有人建議把偷菜游戲改叫摘菜,你對此有何評價?”他完全“懵”了:“我根本沒聽說過這個東東?!眲傋叱隹紙?,見到母親他便“哀嚎”起來。網(wǎng)民對此議論紛紛。(見今日本報a10版)
但凡考試,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只是媒體最感興趣的,似乎總是那些把人考哭的題目。比如剛剛過去的公務(wù)員考試,就有報道說,一位女生就被“什么戰(zhàn)機是國產(chǎn)的”題目給考哭了。
哭就哭了唄,其實真沒什么大不了的。對于考試不斷的我們,誰能保證次次都高奏凱歌,喜上眉梢?就算是最基本的常識考試,誰又能保證自己就通曉身邊的生活常識呢?常識本因人的生活經(jīng)驗、學習經(jīng)驗而異?;ㄉ情L在土里還是樹上呢?在農(nóng)村,三歲小孩都能回答出來,可曾經(jīng)就有大學生回答說是像蘋果一樣結(jié)在樹上的。
不知道“偷菜”是什么東東的,想來也就限于幾個偶然的個例,不會是考生的普遍狀況,也不必作過度的發(fā)揮解讀。就算解讀,又該如何解讀呢?這位男生的媽媽就安慰他:“你不知道也很正常啊,說明你是一個認真讀書的好學生嘛!”而面試的主考官又該如何解讀?是像筆試那樣以答案的準確性作為考試的依據(jù),或者只是希望面對面地溝通了解,而可以得意忘言,得魚忘筌?
畢竟是自主招生,所謂的考題便不必像高考那樣千審萬審,而可以更輕松有創(chuàng)意,可以更加關(guān)注生活,回歸常識,看起來更像“素質(zhì)”那么回事,這是我們所樂見的一抹亮色。作為公民,當然應(yīng)該更多地了解包括“偷菜”在內(nèi)的這個大社會。
可問題是一旦回歸正常的高考,回歸到日常的中學教育,我們奉行的卻是另一套。老師會鼓勵忙于復習高考的學生去“偷菜”嗎?正規(guī)的高考會出現(xiàn)偷菜還是摘菜這樣的考題嗎?正因為此,這位男生的“哀嚎”,更大的可能并不是因為這道題有多難,難得他無法回答,而是因為這道題太出乎他意料,讓他覺得匪夷所思。
- 2010-01-20寧要“偷菜”,不要“隨風擺”
- 2010-01-19不懂“偷菜”面試,考哭的不是考生而是教育
- 2009-12-20“偷菜”改“摘菜”排遣寂寞的游戲仍在
- 2009-12-19不要對"偷菜"上綱上線
- 2009-12-19偷菜不叫偷,互聯(lián)網(wǎng)果然有“文化”
- 2009-12-18偷菜不叫偷,果然有“文化”
- 2009-12-14最新最全偷菜圖
- 2009-11-15醫(yī)生偷菜門事件的黑與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