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參加任何考試還能輕易獲得高薪工作,這樣的職業(yè)壓根就沒聽說過,可某些人在招聘時就敢說這樣的大話,發(fā)生在福州的招聘記者丑聞,堪稱媒體界的恥辱,值得世人警醒。
《國際日報》我雖沒有見識過,但其名頭確實很大,扛著這張招牌招聘記者,再以記者身份出去采訪,想鎮(zhèn)住誰恐怕不是太難的事情。一旦應(yīng)聘成功,咱就變成有身份的人啦,況且還用不著考試,這樣的準(zhǔn)入門檻誰見了都會怦然心動,特別是那些急于求職又愛慕虛榮者,猶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只要應(yīng)聘成功,啥條件都答應(yīng),至于花5000元辦一本采編證和押金到底合不合算、違不違規(guī),則全然不顧,此類見圈套就鉆的求職者并不少見。
甭管你《國際日報》是否在福建設(shè)立中國輕工業(yè)專版工作部,如此招聘已然違規(guī)在先,果真應(yīng)聘成功,哪有交錢方能辦證一說,再說繳納押金吧,正規(guī)的媒體根本不可能這么做,以“交錢辦記者證是媒體的行規(guī)”來收取錢財,恰恰暴露了其真實意圖和虛假的一面。對于招聘者對高薪的承諾我是相信的,一個月輕而易舉就能拿到八九千,錢從哪里來?招聘者一語道破了天機(jī)——你們只管去發(fā)現(xiàn)、去采訪負(fù)面新聞,剩下的事情就由我們?nèi)フ劊銈兙偷戎岢?、分錢。哈哈,這的確說的大實話,這年頭冒充行騙時有所聞,而且?guī)缀醢侔l(fā)百中,原因何在?不就是先抓住某些單位的軟肋,后要好處費或拉廣告屢屢得手么?招聘的那位王主任還有一句話,更加露骨:只要有一定的口才,膽子大一點,都可以做。此話不虛,某些記者、尤其是假記者幾乎無孔不入,膽量過人,新近爆出的山西“記者村”,一些城鄉(xiāng)無業(yè)青年居然以此為“職業(yè)”,就很說明問題,在此不再贅述。
東南網(wǎng)將所謂的《國際日報》招聘記者丑聞公諸于眾,很解恨,也讓廣大求職者擦亮了眼睛,只可惜曝光還不徹底,也沒有見到相關(guān)的查處結(jié)果,不免讓公眾感到有點失望。
- 2010-03-16嚴(yán)打“黑職介”,需成為常態(tài)!
- 2010-03-01誰是“黑職介”活躍的幕后推手?
- 2010-03-03誰是“黑職介”的“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