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長江日報》,昨日凌晨3時許,新洲一所初中學校組織畢業(yè)班的30多名班主任和學科組長從學校出發(fā),冒雨前往道觀河風景區(qū)報恩禪寺敬香。帶隊的副校長說,此舉是“為了加強凝聚力”。
每到中考、高考,很多寺廟的香火就會旺起來。以至“考試敬香”成為一些學校的常規(guī)性動作。那些平時都不怎么燒香拜佛的人,面對考試一個個的都變的“虔誠”了。筆者對這種“臨時抱佛腳”的行為,不以為然。若校方把此舉稱之為“加強凝聚力”,那就只能算是笑談,筆者對這種有組織的行為不敢茍同。同時,筆者也不認為此舉與所謂的“迷信”有多少必然的聯(lián)系。
其實,那些學生也未嘗不知燒香拜佛對考試成績的作用趨近于零。誰都知道,對于考試成績倒數(shù)第一的同學,就算燒十年香,拜十年佛,也不可能考第一。問題是,為什么燒香拜佛依然盛行,且成為有組織的行為。單純的給這個行為貼上“迷信”的標簽,然后討伐之,未免劍走偏鋒。實質上,這不是一個“迷信”的問題,經常燒香的人未必信仰宗教,因此,這也不是一個“信仰”問題。說到底,這僅是一個心理問題,為的是釋放壓力,轉移焦慮。
和西方國家的教育不同,中國的教育是應試型的,一切以考試為準繩,選拔的是考試冠軍。由此,中國的學生面臨著巨大的考試壓力,尤其是升學這個決定命運的時刻。凡是經歷過升學考試的人都清楚當時所面臨的壓力。在當前這種一考定終身的教育體制下,考生承受巨大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這就牽扯如何減壓,排擠焦慮的問題。
無疑,“燒香拜佛”成為一個選項。有些考試專家也曾提供過一些諸如運動減壓等釋放途徑。但是,面對巨大壓力,人往往最需要的是精神的慰藉與心靈的安慰,都想有一種精神上的倚靠或寄托。而這恰恰是單純的運動所不能替代的。這個世界上自始至終強大的人是不存在的,是人就會有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就有心里沒底的時候,就有尋求精神依托的需要。
沒有必要過度解讀“考試敬香”的行為,更不能拿著“反迷信”的大棒肆意揮舞。雖然校方的說法和行為有些不妥,可是,我們不要自以為占據(jù)了精神文明的制高點,就不給他們一點輿論生存空間。其實,“考試敬香”僅是一個單純的解壓行為而已,他們不能承受輿論的重壓。筆者以為,不妨給“考試敬香”一條輿論出路。
- 2010-05-19教師敬香是教育“中毒”的臨床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