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學發(fā)《家長信》,向每名學生“借款”200元,用來配備多媒體設備,在學生畢業(yè)時歸還,并統(tǒng)一開具借條。校方信中寫明借款自愿,但有學生反映班主任表示“如果不借,就停課”。校方受訪表示此舉系學校資金周轉不開所致,完全自愿,無停課一說。(10月21日《新京報》)
古有劉備借荊州,今有學校借錢財。雖然學校已經出面表示“借錢”屬于完全自愿,并無“不借就停課”一說。堂堂國辦重點中學也有“資金周轉不開”,這多少讓人感覺不大可信。
對于學生家長而言,借與不借,這是個問題。哈姆雷特式的疑問從來都很糾結棘手。借吧,又恐學校不守信用,讓本可作子女生活費的200元錢“打水漂”;不借吧,又擔心萬一別人都借自己不借,豈不是把子女推向了老師領導的“眼中釘”的角色,進而對子女在學校的學習發(fā)展產生不利。
的確,正因為缺少類似“經驗”,所以家長們會顯得手足無措。重點中學公開向學生家長“借款”,這事兒讓人哭笑不得。
在本事件中,學校使用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很明顯,通過安裝配備多媒體設備,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水平,最終實現教學相長,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學生。在“借款”理由上,學校方面首先占據了道德高地,贏得了主動姿態(tài):我們“借款”是為了家長子女發(fā)展,你若不借就該承當某些責任?!暗赖陆壖苁健钡淖h題拋給學生家長,家長不借款給學校也難!
其次,學校是否會履行“畢業(yè)時歸還”的承諾讓人糾結。說實話,對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我們而言,200塊錢是否歸還已經顯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學校是否具有責任意識,把錢當錢,實現“借款”的“優(yōu)化配置”?是否會在取得借款后,以教學社會的改善,教學水平的提高報答學生及學生家長?甚至有網友擔心:“學校借來的錢是不是會通過補課費、書本費等形式扣除”、“學校會不會在畢業(yè)時以畢業(yè)證為籌碼拒絕還錢”、“學校向家長借錢的做法會不會成為后來者學習模仿的‘經驗’”?所有這些都成了家長心中深深的疑慮。
學校向家長“借款”最令人難堪的一點還在于,作為公辦學校,校方要配備新設備應該由國家撥款,怎么還找學生‘借錢’?學校坦言“資金周轉不開”,說得直白點就是沒錢?;蛟S,對于廊坊市第十二中學而言,國家的撥款不足“配備多媒體設備”。但是,學校沒錢為何不找相關教育機構、相關社會團體“申訴”?而當地教育局面對媒體的一句“會調查了解情況”的回應,是否變相表明在“借款”問題上,教育局本身工作存在過失和疏忽?
無論如何,學校向家長公開“借款”的行為打破了人們“學校沒錢向教育局要”的思維定勢。還是那句話,學生家長當然可以給學?!敖杩睢?,但這種令人哭笑不得的“借款”方式畢竟治標不治本。全力推進并深化教育改革,優(yōu)化分配教育資源配置,努力實現教育公平才是“借款”迷局的突破口。
- 2009-04-19中國應建立“借款看病”保障制度
- 2008-05-30災區(qū)借款人東山再起是否繼續(xù)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