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就終究會是什么,這樣的信念需要不斷有正義的個案處理結果來加固和重申。日前,科技部在其官網發(fā)布通告,200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獎項目“渦旋壓縮機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及系列產品開發(fā)”,因存在嚴重學術不端行為,被撤銷獎項,收回獎勵證書,追回獎金。該獲獎項目的第一負責人,是已經被西安交通大學取消教授職務并解除教師聘用合同的該校能源與動力學院原教授、長江學者李連生。
這是中國“第一例”因學術造假被撤銷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盡管有輿論認為,科技部的高調處理顯得“嚴厲”,但其實很難說這是什么令人欣慰的勝利。與此次被撤銷的國家級獎項存在因果關系的其他榮譽與待遇,省級科技獎項,甚至包括“長江學者”名號等等,都依然罩在造假者頭上。不僅如此,被西安交大處理之后的當事人李連生,轉而任職于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并且還身兼中國制冷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席。看不到學術共同體對不端行為的人神共憤,看不到擯棄學術不端成為普遍的共識,探究舉報者的當下內心感受,究竟是撥云見日多一些,還是無可奈何多一些?
后續(xù)的處理結果當然可以再給一些時間,因為從一群年邁教授奔波于舉報開始,已經過去了近四年時間,等了這么久,不在乎再等些日子。況且一個正義的結果,無論何時、以何種名目給出,其實都絲毫不會影響早已有之的公論。借由這次科技部的高調處理,其實有必要回顧和梳理一下,這起學術不端事件從被舉報到被處理的個中細節(jié),往大里說是期待制度破冰、對其他個案有借鑒意義,往小里說起碼也可以深挖個案的責任歸屬、讓本來已經遲到的正義有一個相對徹底的實現。
學術本身有它的一套規(guī)則,規(guī)則如果能夠得到普遍遵守,那么一切便不存在藏污納垢的可能。但問題就在于,規(guī)則不起作用,違背和篡改規(guī)則成為學術圈的體制行為,被人們所熱切期待的所謂“零容忍”便只會成為天方夜譚。舉報者說,沒料到舉報學術造假竟然這么難。究竟難在什么地方?難就難在,學術造假早已脫離了個人行為這一初級階段,成為一種集體行為,起碼是在集體默認和保護下的行為。舉報者不僅得不到應有的保護,而且還極有可能遭遇威脅、利誘,甚至是赤裸裸的打擊報復。
- 2011-02-11學術打假亟須處罰給力
- 2011-01-25遏制學術腐敗絕不能捂著蓋子
- 2011-01-14學術爭端何妨多些“開胸驗肺”
- 2011-01-14處理學術不端爭議 復旦立了個樣板
- 2010-11-25有一本學術期刊叫《大眾電影》
- 2010-11-01薪水多高才能安心做學術?
- 2010-10-12對明星“拋媚眼”PK掉了對學術“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