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用工荒”時不少單位給農民工開出待遇高于大學生的現象,成都人才市場專門開展了現場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5%的大學生求職者認為這很正常,是市場供需關系決定的。(2月27日《華西都市報》)
大學生就業(yè)一直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有關大學生與農民工的薪水比較也從未消停過。其實,“用工荒”期間,部分農民工的待遇比大學生高并不足為奇。一些輿論不應視其為“洪水猛獸”,從而驚呼“讀書無用論”、 “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拿手術刀的不如拿殺豬刀的”、“知識改變不了命運”等等。
我們不能簡單地以工資為標準比較大學生與農民工,也不是單存的腦力與體力之間價值大小的比較。大學生與農民工是社會的兩大龐大群體,當然近年來涌現的這樣年輕人群體,他們出身農村、考上大學、進入城市,畢業(yè)后進城打工,與新生代農民工職業(yè)混同,工資相差無幾的“大學生農民工”。出現這樣現象折射出我們社會轉型期的陣痛,一些受過高等教育擁有淵博的知識畢業(yè)生,社會沒有提供適合的崗位給這部分人施展夢想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與去年3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一項調查相比,關于最愿意去就業(yè)的單位,43.1%的受訪者選擇國有企業(yè);關于最愿意去就業(yè)的地區(qū),47.9%的受訪者選擇省會城市;關于自己的職業(yè)目標,45.9%的受訪者選擇領導者或者管理者。45%的大學生求職者認為農民工待遇高于大學生的現象正常,表明近半數大學生求職心理的成熟,逐漸擺脫“天之驕子”的優(yōu)越感和“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職心態(tài)。首先,高校的擴招,每年龐大的就業(yè)人數對社會是個巨大考驗,大學生就業(yè)比以前顯得更加困難,使得許多人不得不放下身段“屈就”于某些工資待遇低的行業(yè)。其次,如今許多高校盲目設置專業(yè),條件不行也要上,沒有根據市場需求,造成畢業(yè)生就業(yè)與市場結構失衡,比如國際經濟貿易、法學、計算機應用等專業(yè)。再次,許多農民工掌握一兩項熟悉技能,市場急需這類有實踐操作能力的用工單位。而許多大學生在校并沒有學習好知識,甚至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日子,加上社會經驗不足動手能力差,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親徠”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在27日上午溫家寶總理到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與網民在線交流時,網友“牧田”問道:總理,我是一名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大學四年有一個感受,就是真正埋頭學習的人少了,大家都變得現實了,最關心的是畢業(yè)后找工作?,F在找工作難,找個好工作得有關系,要有門路,這讓很多畢業(yè)生受打擊。溫家寶語重心長寄語:其實你們剛剛進入大學,應該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如何學好知識、學好本領,以備將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而且提到要從高等教育制度解決,畢業(yè)生就業(yè)成了我們新增就業(yè)的主體,而他們的就業(yè)與農民工還不同,要盡量使他們學以致用,使他們學到的知識能與將來的工作相結合。溫總理的話無疑是在春天里給我們這些即將面臨就業(yè)的大學生里注入一股暖流,帶給我們信心與希望!
其實,很多大學畢業(yè)生在單位工作三四年后,隨著職務、技能的提升,待遇自然有很大提升。而農民工大多就被定位,以后的升職潛力小,發(fā)展前途就被限制。歸根結底兩者都是勞動者,不能片面以學歷高低做依據,關鍵還是看對社會所做的市場貢獻價值。
- 2011-02-15不妨把“工資差距全球第一”當作警示
- 2011-02-12工會給力,工資集體協(xié)商才不會“低空飛行”
- 2011-02-11保姆工資過高?市場的歸市場,人為的需規(guī)范
- 2011-02-09落實工資倍增計劃,做加法也要做減法
- 2011-01-20扣押工資留人是飲鳩止渴
- 2011-01-20公務員漲工資怎避免自謀福利之嫌
- 2011-01-07從惡搞李開復的工資單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