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6日,已有北京、上海、山東等12個省份公布了收費公路調(diào)查摸底情況:12省份收費公路去年累計收費1025.7億元,累計債務(wù)余額7593.5億元。(10月18日《華西都市報》)
情況不容樂觀,也讓人大失所望,人們希望為期一年的專項清理能夠降低公路收費標(biāo)準(zhǔn)、取消一部分公路收費,但各地公布的情況給這個希望潑了一盆冷水。照此情況,公路收費不僅難有下調(diào)空間,反而有上調(diào)的理由——可是,無論是國家審計署的審計報告,還是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年報,無不顯示公路收費行業(yè)之暴利,他們何以一邊暴利一邊巨虧呢?
毋庸諱言,各地調(diào)查摸底情況的真實性和公信力值得懷疑。畢竟,這些情況是各地“自查”的結(jié)果。而過往經(jīng)驗表明,“自查自糾”從來都是靠不住的。所以,對于各地公布的情況,民眾不妨以懷疑的眼光打量之,而主持專項清理工作的職能部門需要認(rèn)真核查之。
實際上,即使各地公布的情況屬實,所暴露的問題也讓人大為驚訝,其中最匪夷所思的是“積極收費、消極還貸”。以北京市為例,截至2010年底,該市收費公路欠銀行貸款338.57億元,2010年收取通行費59.77億元,卻只償還貸款本金0.52億元,償還利息20.14億元。近60億元的收費總額,為什么只用其中約1/3去還貸?養(yǎng)護(hù)、折舊、運營管理等支出何以高達(dá)35億多元?
不妨拿山東和貴州的情況作比較:山東省2010年公路收費總額189億元,其中155億元用于償還貸款,占比82%,遠(yuǎn)高于北京的約1/3;貴州省收費公路里程1854公里,去年養(yǎng)護(hù)、運營管理、折舊等費用支出共計8.5億多元,遠(yuǎn)低于北京的35億多元,而北京的收費公路里程連貴州的一半都不到——這些“一高一低”的對比讓問題暴露無遺:所謂養(yǎng)護(hù)、運營管理、折舊費用就像無底洞,再多的公路收費也填不滿。
如此看來,收費公路一邊暴利一邊巨虧并不奇怪,在“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模式仍將繼續(xù)下去的背景下,必須對“積極收費、消極還貸”現(xiàn)象予以遏制。有關(guān)部門需要對還貸所占收費的比例作出明確規(guī)定,以期壓縮公路運營管理費用,避免公路收費變成“養(yǎng)人費”。
- 2011-09-22“公路收費”不能把民意當(dāng)耳旁風(fēng)
- 2011-09-21收費公路摸底何時交底?
- 2011-08-29鐵路公路爭利別損公眾利益
- 2011-08-11公路管理站何以成了“馬路殺手”的搖籃?
- 2011-07-22戳穿“公路種菜”,不要“天眼”要“慧眼”
- 2011-07-12“史上最短命公路”不能怪大雨
- 2011-07-12“史上最短命公路”責(zé)任在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