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個村莊價值幾何?
www.fjnet.cn?2012-02-09 10:27? 宋志堅?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置身于經濟學門外的我,居然琢磨起成本與代價這兩個概念,與一條新聞有關。 山西被稱為煤都,山西省的煤炭產量,據說是無可爭議地占全國煤炭產量的四分之一。于是突然想到,對于這類資源型企業(yè),如何核算成本?礦工與管理人員的工薪是要計入成本的,資金或貸款的利息是要計入成本的,設備折舊與設備使用時所耗費的電力,以及銷售、運輸等環(huán)節(jié)的費用也得計入成本,這一切都與別的企業(yè)無異,省略的乃是大量原材料的成本,純粹是上天賜予的不賺白不賺的買賣。想必光是這一醒目的支柱產業(yè),便可以使山西省的GDP上升幾個檔次;光是這一豐富的自然資源,便可以使山西境內的有關國有、民營煤炭企業(yè)盆滿缽滿富得流油。這遂使大小煤礦遍地開花,有條件上的和沒條件上的一起大干快上。至于成本的下降也無疑要從上述幾個方面入手,能省的就省,能拖的就拖,利潤自然是豐厚的了,跟著出現的卻是礦難連連。這先使我想到,礦難的物質損失以及在礦難中死去的礦工,可曾有人事先作過成本核算? 使我琢磨起成本與代價的那條新聞卻是,由于“長期高強度的煤炭開采使地下礦體層形成巨大的空洞”,山西省境內已經出現700多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村莊”,這些村莊“因為下面的地層被采空,整個村‘就像掉冰窟一樣’,垮了”。讀到這條觸目驚心的新聞之后就想:這700多個村莊價值幾何,可曾有人將它們當作成本? 在長期高強度的煤炭開采過程中,無論是國有、民營的大小煤礦的掌門人,還是唯GDP是命的有關黨政領導,大致是不會將它們當作成本的,要不然,怎么也不可能如此長期高強度地開采。但它們就像在不斷出現的礦難一樣,卻是山西人民為快速上升的GDP和滾滾而來的財源付出的慘重代價。700多個村莊啊!長期高強度的煤炭開采所獲得的經濟效益,是否彌補得了這700多個“就像掉入冰窟一樣”的村莊還有得一說,何況這種“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村莊”還將繼續(xù)出現,因為還有那兩三萬平方公里的“采空區(qū)”。 成本與代價本當是同一的,一件事能不能這樣做,要看是否劃得來,在這個層面上說,代價也是成本,成本即為代價。然而,成本與代價又有明顯的區(qū)別。成本是與眼前的利益密切相關的,看得見摸得著,代價卻是眼前不易看到的,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才能顯現;成本是與掌事人的利益(例如官員的政績、礦主的收入等)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代價卻因為在短期之內未必就能顯現,一般無須他們承擔,也就無關他們的痛癢了。 與此700多個“就像掉入冰窟一樣”的“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村莊”一起進入我的視野的,是“漓江水危機加劇”,以山水聞名于世的桂林,也加入到“喊渴”城市隊伍之中。其直接的原因,是“很多樹木因南方冰雪災害凍死后,一些地方政府便鼓勵農民把原來的樹砍掉,大量地種竹了。農民也樂此不疲,因為種竹子來錢快。”但竹子涵養(yǎng)水的能力很差,有關專家將這種做法歸結為急功近利。漓江的水危機,其實正是漓江流域的人們?yōu)榧惫冻龅膽K重代價。 在高速發(fā)展經濟之時,我們是得想想“700個村莊價值幾何”了。(福建日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5]北京地稅窩案掀開采購啥黑幕?
- [ 10-14]當農民工遭遇“掠奪性開采”
- [ 07-03]以“綠色”理念開采“黑色”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