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終結(jié)大學做“大”情結(jié)?
www.fjnet.cn?2012-02-21 19:19? 徐 娟?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清華大學新任校長陳吉寧在就職演說時表示,大學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學”,辦大學要以“學生為本”、“學者為先”、“學術為基”、“學風為要”。(2月21日《北京日報》) 近些年來,一味做大做全,似乎成了高校建設中的一個“怪圈”?!白龃笞鋈辈皇谴髮W的終極目標,培養(yǎng)國家和社會需求的高素質(zhì)人才才是每所大學應當孜孜以求的。一些大學一味追求“做大做全”,忽視了“做實做強”,這種舍本逐末的做法顯然悖離了大學教育的初衷。世界上許多一流大學,都十分注重發(fā)展特色優(yōu)勢學科,絲毫不同于“高、大、全”模式。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一共就只有2000名學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各占一半,但辦學水平卻舉世矚目,培養(yǎng)出了很多諾貝爾獎得主。 記得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福家在南開大學演講時,曾形象地說:“正如一支交響樂團不能沒有小提琴,也少不了大提琴。大學一定要定位準確,注重辦學特色,如果所有高校都追求‘大而全’,中國就不會誕生世界一流大學?!边@些淺顯的道理,不要說高?!罢崎T人”就連普通大眾都清楚,為何時至今日,清華大學新任校長還要把不追求“大”作為自己就職演說的表態(tài),警示自己、告誡他人呢? 造成大學追求“大而全”,與當前的大學評價體系有直接的關系。筆者查閱了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高校評價模式,發(fā)現(xiàn)他們對一所高校的評價,多是通過獨立于教育部門之外的專門機構來實現(xiàn)的。評價設計的重點不是培養(yǎng)了多少學生,而是培養(yǎng)了多少社會有用之才。換言之,考評的不是“學生數(shù)”,而是學生對社會的“貢獻率”。比如,去年在例行考評麻省理工學院時,專門機構僅僅來了8個人,科學家、企業(yè)家、社區(qū)工作者、民調(diào)機構代表各2人。主要跟校長、老師、學生們談話,看教什么課,每堂課教什么,社會對畢業(yè)生的評價怎樣。評估靜悄悄工作兩天,大多數(shù)師生都不知道評估就已結(jié)束,既保持了客觀公正,又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更對高校發(fā)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反觀我國,現(xiàn)在評價一所大學實力強不強,往往看建筑規(guī)模、看開設專業(yè)、看在校生人數(shù)、看所謂的“學術成果”,卻極少考量或無法科學考量社會對畢業(yè)生的認可程度。這種評價“指揮棒”,往往加劇了高校片面追求做“大”。在健康的教育中,對高校的評價需要發(fā)揮專門機構的作用。當下的中國,靠做“大”而提升排名的情結(jié)一直揮之不去,正暴露出這樣機構的缺位。進一步講,如果科學評價沒有及時跟上,要求大學不追求“大”,恐怕只能停留在一個號召性的口號里。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