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劫匪退還財物的次道德縱容犯罪
www.fjnet.cn?2012-03-15 11:08? 張立美?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3月11日,大學(xué)生小劉在去面試的路上被一個人搶走了挎包。小劉借了朋友的手機撥打自己的手機打不通,但過后卻發(fā)現(xiàn)收到自己手機發(fā)來的短信,劫匪告知了被搶證件存放地點。小劉拿回東西后又接到了劫匪電話,劫匪稱“看你們大學(xué)生找工作也挺可憐的,手機還給你吧!”(3月13日《南方日報》) 其實早在2003年就出現(xiàn)小偷良心發(fā)現(xiàn)主動退還對自己無用的證件、錢包等財物的行為,近幾年此類新聞不時登報,并受到公眾贊揚。 毋庸置疑,搶劫本身是一種良心道德淪陷的犯罪行為,而主動退還財物無疑是良心發(fā)現(xiàn),是劫匪個人道德的回歸,是一種次道德,而且減輕了受害者的損失,降低了搶劫犯罪行為的危害性,尤其在當(dāng)今社會道德整體滑坡的現(xiàn)實困境下,這一絲的次道德確實難能可貴,也的確需要社會給予一點掌聲。但是,公眾對于劫匪退還財物的次道德過度贊揚和寬容,筆者認為不妥,結(jié)果不但感化不了犯罪分子,相反讓這種盜亦有道的次道德轉(zhuǎn)化為縱容犯罪和寬容犯罪的有力利器,損害更多人的合法權(quán)益,更加危害社會治安和穩(wěn)定。 對于有著次道德的劫匪,社會需要包容和寬容,鼓勵尚有良知的劫匪趁早“浪子回頭”,重新做人和回歸社會。但是,不等于可以無視搶劫犯罪行為本身的存在,不等于次道德的行為就可以抵消犯罪的危害和事實,最多只能算是享有減輕處罰的事實。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縱然劫匪事后退還部分財物,體現(xiàn)了劫匪的道德良知,但是這種次道德的行為改變不了搶劫的犯罪事實,兩者不可混淆,更不能等同。從這個角度說,不能因為劫匪退還了財物,彰顯了次道德,受害者人減少了損失就真的包容到接受劫匪的要求,不去公安部門報案,公眾更不能就此原諒了劫匪的搶劫行為,公安部門也不能就此不查案,讓劫匪逍遙法外。假如在這種邏輯和社會輿論環(huán)境下,必然鼓勵和縱容小偷、劫匪盜竊、搶劫,只不過事后之后返還受害人部分財物,給點甜頭,彰顯次道德,換取受害人的不報案,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 筆者認為,在道德滑坡的今天,我們確實渴望、需要道德救贖,哪怕是次道德,但是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次道德的本質(zhì)仍然是一種不道德,至少是以背離主流價值觀和社會公共道德或者他人合法權(quán)益為前提條件。保護和贊揚次道德,實質(zhì)上同時在包容和縱容次道德背后的不道德乃至違法行為的前提條件。 總而言之,保護次道德,結(jié)果并不能促使不道德回歸道德的軌道上來,也促使不了違法犯罪回歸遵紀守法的公民社會中來,相反只會讓犯罪和不道德越來越多,只不過在這種中間伴隨著受害人感恩戴德和社會贊揚的次道德而已,指望有著次道德的小偷、劫匪能夠在良心發(fā)現(xiàn)之下實現(xiàn)自我救贖只是我們一廂情愿的幻想。 |
- 責(zé)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14]善良劫匪的救贖:法律與道德的雙贏
- [ 03-12]啃老族:道德問題還須道德先解
- [ 03-12]提振社會道德僅靠“道德銀行”還不夠
- [ 03-09]“最后的尊嚴”讓我們看到道德回歸的曙光
- [ 02-27]“死亡賠償金爭奪戰(zhàn)”不是道德之爭
- [ 02-21]法規(guī)不宜鼓勵道德觀念倒退
- [ 02-13]“拾金不昧有獎”無關(guān)道德關(guān)乎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