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 值得期待
www.fjnet.cn?2012-03-19 08:33? 陳家沛?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廈門翔安下曾村的村民洪先生,頗感“意外”地接過市長親自遞給他的名片。(《東南網(wǎng)》) 村民的“意外”是因為已經(jīng)習慣了有訴求、有問題就上訪的老百姓,沒想到如今市長沒等他們上訪,就主動“下訪”了。 通過上訪可以加強政府與老百姓之間的溝通,讓政府部門更好地了解真實的基層情況,為老百姓解決實實在在的困難與問題。但坐等群眾上訪,可能無法了解到更多更深入與細致周全的信息。加上在一些地方,群眾正常上訪路徑無法保證暢通,阻止上訪時有發(fā)生。這樣,政府與老百姓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就有了問題,合理訴求難以得到重視,困難不能解決,于是就可能出現(xiàn)相互隔膜不斷加深,矛盾越積越多,最終小事變成了大事,甚至無法收拾的局面。因此,暢通上訪渠道,就顯得十分必要與迫切。 廈門市政府主動變老百姓的上訪為領導干部的“下訪”,好處顯而易見。主動“下訪”,給老百姓的心里感受大不相同,這其實表明了是領導干部們要主動跟老百姓溝通,聽取訴求,解決問題的姿態(tài)。有了這種姿態(tài),心里的距離就一下子拉近了,自然可以做到“有話好商量”:一些本來聽不到的真話可以聽到了,一些本來解決起來可能會很難的問題,解決起來都可以輕松許多。領導干部走下去而不是坐等群眾上門,可以將了解情況的主動權(quán)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更加靈活,更加方便,也可以更多更全面地深入細致地了解民情。了解到合理訴求與困難,給予及時的解決,對于不合理的要求,則進行疏導,發(fā)現(xiàn)了不好的苗頭,就及時采取措施,避免事態(tài)的擴大化。這些對于群眾工作的開展,將發(fā)揮出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這樣一種“轉(zhuǎn)身”,實在是一種雙贏之舉。 其實,這樣的領導干部“下訪”,也并不是新鮮事。黨一直倡導的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調(diào)查研究,不正是領導干部的“下訪”嗎?只是,有些“下訪”往往是蜻蜓點水,效果有限。對此,劉可清市長表示,“下訪”將進一步常態(tài)化,這可算抓住“牛鼻子”。只要能夠長期堅持下去,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走過場,不斷完善,無論是對干部作風的轉(zhuǎn)變,還是對可能帶來的實效,都是值得期待的。 ? |
- 責任編輯:李艷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4]上訪村官之死,當?shù)卣撠摵呜?/a>
- [ 09-26]游客被當上訪者誤打,是政治文明的悲哀
- [ 08-22]警方粗暴對待上訪女子,與土匪何異?
- [ 07-19]上訪人遭遇“公益維權(quán)”騙局的真問題
- [ 07-08]法治不彰比官員上訪更“影響形象”
- [ 06-01]醫(yī)生上訪揭了政府的“短”
- [ 05-20]鎮(zhèn)政府“公款雇人上訪”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