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更要行動的中國
www.fjnet.cn?2013-02-21 06:31? 劉志權(quán)?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道德其實并不高深,道德不難在理論,而難在踐行;不難在一時一事,而難在長期堅持。 每年這個夜晚,總會有很多觀眾端坐在電視機前,等著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給予他們的感動。他們也許早就從媒體看到過其中的許多事跡,但還是愿意被再“系統(tǒng)地”感動一次。 喜歡感動和能夠感動的人都是善良而富于同情心的。感動的基礎(chǔ),其實是我們內(nèi)心已有的道德和良知,是我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因為有,所以才能共鳴;因為渴慕,所以才被感動。在今年的十大“感動”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科學(xué)家林俊德和民辦教師張麗莉的敢于犧牲;看到了12歲姑娘小何鑰、農(nóng)村婦女高淑珍以及臺灣老兵高秉涵的愛心與奉獻;看到了南海衛(wèi)士李文波、“臥底局長”陳家順以及殲擊機設(shè)計總指揮羅陽的愛崗敬業(yè);當(dāng)然,還有陳斌強以及周月華、艾起夫婦所體現(xiàn)的孝行與愛情。 也聽到一些人說:年年的感動,都是那么些事,大同小異,已經(jīng)審美疲勞了。的確,每一屆感動中國的人物,感動我們的總是這些理由。但道德其實并不高深,道德不難在理論,而難在踐行;不難在一時一事,而難在長期堅持。 因此其實不太喜歡“年度精神史詩”這個詞,它多少帶著些許煽情,道德從來并不宏大和高調(diào)。那些感動我們的平凡人物的行動,從來都只是聽從內(nèi)心簡單的道德律令。 因此也理解部分人口氣中的一點輕描淡寫。這些人,不能全部簡單地歸入玩世不恭派,他們中的有些人,其實心頭熱得很,他們的話甚至帶著那么一點恨鐵不成鋼,一點憤世嫉俗。潛臺詞是,行動才是正途。 《感動中國》的節(jié)目,不知不覺已經(jīng)走過了十年。十年對一個節(jié)目來說,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陡袆又袊返拇嬖谑切枰?,它是潤物無聲的道德宣傳諸多舉措中的一種。但不必因此高估《感動中國》的意義,它對一個有道德感的平民的感染力量,也許不比雨中一個女孩給乞丐打傘,或者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大家爭著讓座更強。 有時候,感動往往也會遮蓋一些東西。我們需要看到,在這些感人的事件背后,還隱藏著部分老無所養(yǎng)、病無所依、殘疾兒童無人照顧——這些僅憑借道德善舉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我們還需要看到,從十多億中國人中,要找百十多個感動人物并不難,但是,社會道德的建設(shè),難以只憑道德感召,還需要法治的力量。否則,《感動中國》的力量,甚至無法扶起一個摔倒的老人。 我們不僅需要感動,我們還需要行動。 本報特約評論員劉志權(quán) |
- 責(zé)任編輯:唐麗萍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7]副縣長千金“炫富炫出窮干部”感動中國
- [ 02-22]“板凳媽媽”一定會感動中國
- [ 08-16]美國“檸檬水女孩”緣何“感動中國”
- [ 05-13]拍照前廣而告之,是想感動中國嗎?
- [ 03-04]“信義兄弟”為何會感動中國?
- [ 02-12]“感動中國”人物給我們新春的感動
- [ 12-31]感動一次也可以“感動中國”
- [ 12-08]感動中國人物不能只“感動”少數(sh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