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從無”是對見義勇為的溫暖“特赦”
www.fjnet.cn?2013-02-26 15:11? 許曉明?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在沒有證據證明的情況下,應當認為救助人不是侵權行為人,而是好心施救人;只要救助人盡到通常注意義務的,不對救助不成功的后果承擔責任?!渡钲诮洕貐^(qū)助人行為保護條例(草案)》,在2月22日舉行的深圳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提請初審。(據《羊城晚報》2月25日報道) 聽多了“農夫與蛇”的故事,面臨事后可能“粘上”的誤解、糾紛甚至訛詐的風險,援助他人之手,應該伸出去還是縮回來?這是當前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糾結情緒。 見義勇為反遭誣告乃至被判罰,這樣的故事雖然不是主流,卻具有極大的“殺傷力”,讓有心施救的人心有余悸,由此又導致有些老人和傷者喪失救治寶貴時間的悲劇頻頻發(fā)生?!渡钲诮洕貐^(qū)助人行為保護條例(草案)》的出臺,是終結人們在見義勇為中重重顧慮的有益探索,值得肯定和推廣。 弘揚見義勇為的行為,不僅考驗著個人的素養(yǎng)和愛心,也考驗著社會環(huán)境的合理性,特別是法制環(huán)境的支撐。援助他人者,也要顧及自己的利益,這是當事人最基本的合理要求。當一個救助他人的人,不被理解,不被贊同,甚至還要遭受名譽、經濟乃至身體上的變相“懲罰”,見義勇為必然遭受遏制乃至扼殺。 司法是社會誠信體系的底線,是社會正義的最后守護者。見義勇為者,即使不圖名利,也需要社會環(huán)境、法制環(huán)境保障好其自身利益,并能夠以適當形式給與回饋,才能扶持有愛心的者,弘揚見義勇為的風氣,培養(yǎng)壯大整個社會的浩然正氣。 在《深圳經濟特區(qū)助人行為保護條例(草案)》確立的司法理念下,面對施救者當被告的特殊官司,嚴格遵“循疑罪從無”的宗旨,沒有鐵證不輕易造成“冤案”,是對見義勇為最大的呵護。道德良心是社會發(fā)展巨大的推動力,同時也是敏感而脆弱的因子,行善而被法律苛責是極大的傷害,行善而被寬容對待則是溫暖的鼓勵,饋贈行善者以善意,社會的善意之光才會日漸光大。 許曉明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