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人人都是“少年派”
www.fjnet.cn?2013-05-16 16:57? 丁建庭?來源:南方日報 我來說兩句
進入5月份以來,我省廉江市、博羅縣、五華縣已至少發(fā)生三起未成年學生溺水事故,共計造成超過10人死亡或失蹤。5月12日,教育部再次要求各地各校加強安全教育,并提醒家長課余時間、周末和節(jié)假日加強對孩子的看護和教育,嚴防溺水事故的發(fā)生。教育部的快速及時反應值得贊許,但很明顯,這已不是第一次要求加強安全教育了,雖不知教育部的“再次”要求已經(jīng)“再”了多少次,但安全教育的效果仍是“名歸實不至”,頻發(fā)的學生溺亡悲劇就是明證之一。 每到夏季,學生溺亡的悲劇都時有發(fā)生,而且很多危險區(qū)域總是一再地出事。每逢這個時候,媒體公眾總會痛斥安全教育的缺乏,彷佛一切都是教育結出的“惡之果”。這其中確實有教育的原因,但全部歸因于教育就難免有點簡單化了。孰不知大部分溺亡者恰恰都是些具有游泳技能的人,還有一些正是那些“勇闖”安全警示水域的人,還有一些恰是那些“向榜樣學習”的見義勇為者……由此可見,學生溺亡的原因其實是多種多樣的,許多都是安全教育不能承受之重,但歸根結底,溺亡往往是因為人們的“無知”和“無畏”。 所謂“無知”主要是知識缺乏,或沒有游泳技能,或沒有救援技能?,F(xiàn)行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往往是簡單地切斷學生與水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看護和教育”禁止學生下水,以至現(xiàn)在的“旱鴨子”越來越多,不只是未成年的中小學生,就是成年的大學生,都有或因不慎落水、或因救人而溺亡的悲劇發(fā)生。相比而言,更加“無知”的是救援技能,目前壓根就沒有系統(tǒng)的技能獲取途徑,往往是溺亡悲劇發(fā)生后,一些媒體會羅列一些簡單的救援技巧。就拿此次博羅縣的溺水事故來說,“手拉手”的救援方法在許多成年人看來都是可取的方法,央視就曾發(fā)布過一則“猴子手牽手救落水小豬”的見義勇為公益廣告,但誰曾料到現(xiàn)實結果卻是更多人的溺亡。成年人因為救人而英勇獻身的案例不勝枚舉,遑論更加“無知”的未成年人了。 所謂“無畏”主要是盲目自信,認為人人都是“少年派”,能夠輕松“駕馭水”。初生牛犢不怕虎是好事,但不怕水未必就是好事。有時候,在明知有潛在危險的情況下,一些人仍不顧安全、不聽勸阻逞強下水游泳,總試圖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戰(zhàn)”,甚至是將這視為一種“勇氣”的表現(xiàn),結果卻是導致悲劇發(fā)生。在博羅縣悲劇中,就有明顯的“無畏”原因,這些學生不僅敢于“游野泳”,而且還嫌棄“這段河太淺了”,“無畏”挑戰(zhàn)的結果注定會發(fā)展成為一場悲劇。更加可悲的是,有時的“無畏”正是教育和輿論引導的產(chǎn)物,我們的媒體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包裝成“少年們”無畏、智慧的榜樣,我們的輿論對沒有自救能力的見義勇為者進行過度宣傳。相比較“無知”而言,“無畏”更加可怕。在“勇氣”和“榜樣”的熏陶和引領下,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失去準確判斷,“激情”下的行為往往會釀成難以估量的悲劇。 切記并非人人都是“少年派”,我們要學習知識,學會敬畏,而不能陶醉在“少年派”的幻境里,也不能游走在虛幻的“精神”里。我們教育部門既要抓好安全教育,更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fā)展,讓他們既“有知”又“有畏”。否則,類似溺亡事件,只會不斷上演,永遠難以遏制。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3]河南固始縣發(fā)生一起4名兒童溺水身亡事故
- [ 05-13]釋小龍退出《中國星跳躍》 疑因助理溺水身亡
- [ 05-13]夏季防溺水 寧德教育局提醒學生切記“七不兩會”
- [ 05-13]河南信陽5名兒童不慎落水 4人溺水身亡(圖)
- [ 05-13]教育部就近期溺水事故要求各地各校加強安全教育
- [ 05-12]湖南烈士公園年嘉湖現(xiàn)男尸 初步確認為溺水死亡
- [ 05-10]英國帆船奧運金牌選手訓練時溺水身亡
- [ 05-08]泉漁民水上救援隊 6年救助上百溺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