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敏感癥何以難治愈
www.fjnet.cn?2013-06-04 09:12? 徐立凡?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只有土地市場歸于有序和規(guī)范,購房者對“地王”才能脫敏,“地王”們對于樓市價格產生的影響,也才能由理性的市場機制主導 5月以來,土地市場熱度不減。南方某市一個月內誕生三個“地王”,為一線城市掀起的新一輪“搶地潮”做了醒目標注。 近年來,每有“地王”出現(xiàn),就預示著樓市非理性預期的醞釀,和樓市上漲空間的再度打開。因此,“地王”頻現(xiàn),購房者焦慮,政策面敏感。如何減輕人們的焦慮、實施有效應對? 從本質看,“地王”的出現(xiàn)是土地招拍掛制度和企業(yè)合意的必然結果。土地招拍掛制度決定了,在一般情況下“價高者得”是出讓土地的先決條件,只要企業(yè)有競拍土地的意愿和能力,就會產生“地王”。如果“地王”是合規(guī)經濟實體意愿所主導的,是市場選擇和推動的,那么是否應該引導、采取什么手段引導,就需細加思量,否則有可能起到過度干預市場、扭曲市場價格的反面作用,讓調控效果大打折扣。尊重市場,是讓政策意愿達到預期的必要前提。 當然,這并非意味著對于“地王”現(xiàn)象采取視而不見的態(tài)度。各地“地王”的產生,并非全然是市場選擇的結果。一方面,土地招拍掛制度的透明度還不夠,土地招投標流程、評標程序和標準還留有不少人為干預的空間,加大了土地招拍掛的中間成本,使“地王”價格不能真實反映市場價格水平;另一方面,過去一段時間,由于對進入土地市場參與拿地者的資質缺乏甄別,一些不以地產為主業(yè)的大型國有企業(yè)也進入市場,尋求土地增值溢價,導致生產資源的嚴重錯配,催生了樓市價格的非理性上漲。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地王”,必須從嚴治理,否則就可能導致生產和樓市的雙重失序。 還要看到,“地王”現(xiàn)象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年土地市場熱度持續(xù)升溫,既源于去年以來地產企業(yè)資金相對充足后產生的新的擴張意愿,也源于企業(yè)的投資領域仍然相對狹小,土地市場仍然具有較高投資價值。布局新型城鎮(zhèn)化產生的新的想象空間,又進一步強化了企業(yè)在土地市場盈利的預期。 顯然,治愈“地王”敏感癥,不存在單一的、線性的藥方。在樓市調控常態(tài)化的情況下,需要引入更多的調控思路。 一種思路是將樓市的行政調控手段引入土地市場。當然,風險也巨大。土地市場,既與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相關聯(lián),也與企業(yè)意愿和實力相關聯(lián),還和宏觀經濟層面相關聯(lián)。僅憑行政調控手段,有可能沖擊到土地的開發(fā)和使用效率,沖擊到與房地產業(yè)相關的諸多行業(yè),對宏觀經濟起到牽制作用。 另一種思路是尊重土地市場的自身意愿,并積極解決土地制度存在的設計漏洞,從而減少暗藏其間的非理性溢價,減少樓市泡沫的原發(fā)催動力。很明顯,這種思路更能切中要害。這也意味著,既應該積極培育可以讓地方擺脫土地財政依賴癥的新財源,又應該對土地市場中的腐敗溢價、人為干預溢價、不合規(guī)經濟實體的炒作溢價等,進行有效清理。這也是對于土地制度進行更深入改革的必要前提。 只有土地市場歸于有序和規(guī)范,購房者對“地王”才能脫敏,“地王”們對樓市價格產生的影響,也才能由理性的市場機制主導,而非恐慌性的想象主導。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23]對央企兇猛拿地內部警告還不夠
- [ 01-04]央企高價拿地是“攪局”行為
- [ 07-12]地王項目要合適更要合時
- [ 06-19]“地王”再現(xiàn)預示什么?
- [ 11-28]“地王”昔日喧囂,今日誰來買單?
- [ 06-29]新單價地王傳導房價上漲信號
- [ 12-21]打準地王“七寸”才算“堅決”
- [ 12-07]央企“退房令”不能一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