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主旋律文藝作品,越不能“曲高和寡”,越要貼近群眾。主旋律文藝作品可以兼顧社會價值觀培育和市場效益,關鍵要找到二者的最大公約數(shù)】 在抗日雷劇、穿越神劇以及婆媳矛盾劇充斥熒屏的當下,以農民為主題的60集主旋律電視劇《老農民》,在前不久成為一匹熒屏“黑馬”,甚至還坐上了收視率排行榜的頭把交椅?!独限r民》的上佳表現(xiàn),讓圈內外眾多人士大呼意外。這部“叫好又叫座”的標桿之作,為當下的文藝創(chuàng)作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思考。 通常來說,主旋律文藝作品的思想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們比一般文藝作品更善于傳遞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傳遞正能量。按理說,這些電影、電視劇、小說等,沒有理由不贏得公眾的贊譽。然而,現(xiàn)實中確實有不少主旋律文藝作品,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甚至“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窘境,往往是創(chuàng)作者不遺余力地寫、拍、推廣,而市場反應卻很冷淡,想看、愛看的人寥寥無幾。 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一些主旋律作品之所以“不受人待見”,歸根結底都與不會“講故事”有關。無論是歷史還是現(xiàn)實,都給文藝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好故事,但有些文藝作品卻只有蒼白的情節(jié)、空洞的說教、刻板的呈現(xiàn),如何好看得起來?在一個文化消費選擇越來越多元的時代,又如何不會被冷落? 回到《老農民》這部主旋律電視劇,老、中、青觀眾都給予了很高的贊譽。這部電視劇的成功,打破了主旋律電視劇品質不佳、收視不高的刻板印象。這充分說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根本上不沖突,主旋律文藝作品并不一定“曲高和寡”,并不一定就遠離大眾、遠離市場,而是完全可以做到“叫好又叫座”。 文藝創(chuàng)作如何復制《老農民》式成功?首要一點是堅持正確的文藝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導向。農民是保證中國社會穩(wěn)定的基石,他們在國家建設和社會發(fā)展中付出了巨大犧牲,遺憾的是,以往極少有創(chuàng)作者將目光真誠、溫暖地對準他們。這部電視劇,將農民的特點與時代進程聯(lián)系起來,將歷史性與藝術性統(tǒng)一起來,將三農問題與公眾的共同關切結合起來,讓每一幀每一格都厚重而生動。 縱觀近些年出現(xiàn)的農村題材影視作品,要么歪曲、丑化農民,要么軟化農民,或是熱衷于家長里短、打情罵俏,把農民當成茶余飯后的談資。真正進入他們內心世界、反映他們精神訴求的作品,少之又少?!独限r民》牢牢把握創(chuàng)造導向,沒有為了收視率而放棄原則、媚世媚俗,這在當前的電視劇市場中其實并不多見。 其次,文藝作品要想“叫好又叫座”,必須充分尊重文藝規(guī)律。一是要尊重文藝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編劇高滿堂對創(chuàng)作主旋律文藝作品頗有心得,他認為“一味高大上,只顧說教、灌輸、教育下一代,沒有人喜歡看”,“文藝作品要先有意思,后有意義;先藝術,后思想”。在創(chuàng)作《老農民》之時,他是正是遵循了這些規(guī)律。因此,即便《老農民》橫跨新中國成立后60余年的歷史,其敘事也一點都不呆板。 二是要尊重文藝市場的規(guī)律。文藝創(chuàng)作和文藝推介,必須“兩條腿走路”。然而,以往有些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主旋律作品時,誤以為只要能“對上交差”“領導滿意”“拿幾個獎”即可,對市場和受眾的重視相對不足,其結果是文藝創(chuàng)作之路越走越窄。相比之下,《老農民》值得其他主旋律文藝作品借鑒之處在于,無論是選角、包裝還是營銷,它都摸透了文藝市場的規(guī)律,懂得如何讓觀眾愛看。。 再次,文藝工作者要想講好故事,要重視從基層一線尋找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高滿堂曾為“做一部劇走幾千公里”,為了創(chuàng)作《老農民》,他曾歷時5年前往6個省份的農村調研,為講好農民故事積累大量的一手素材。在此基礎上,他精準地選取了多個歷史節(jié)點,并真實還原了這些節(jié)點上農民、農村和整個國家的狀態(tài)。從市場反應來看,觀眾的確從劇中人物的故事中感受到了時代的波瀾壯闊。 此前,另一部主旋律影視作品《智取威虎山》也出乎意料地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效果,票房高達8億多。其取勝法寶也在于摒棄高高在上的說教,善用新時期百姓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用現(xiàn)代拍攝制作手段講好故事。 《老農民》和《智取威虎山》充分說明,主旋律文藝作品可以兼顧社會價值觀培育和市場效益,關鍵要找到二者的最大公約數(shù)。中國需要高質量的主旋律文藝作品,文藝創(chuàng)作需要改變“有高原缺高峰”的局面,廣大文藝工作者不妨以《老農民》為標桿,尊重文藝規(guī)律,走出咖啡吧、空調房,深入基層一線去“收割”鮮活生動的好故事。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