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根據首都圖書館歷史文獻閱覽室規(guī)定,閱讀該閱覽室圖書需要具有研究生及以上文憑或是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yè)研究人員,這一規(guī)定被讀者質疑“有歧視嫌疑”。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有此規(guī)定,但規(guī)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古籍等歷史文獻,減少使用頻率。(4月19日《北京青年報》) 高學歷不該是查閱古籍的通行證 @何勇:古籍文獻,不同于一般圖書。古籍文獻,不只是圖書館的鎮(zhèn)館之寶,最關鍵的是絕大多數古籍文獻本身就屬于文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是一般圖書沒法比的。市民大量使用、翻閱古籍文獻,尤其是不需要翻閱古籍文獻的市民,出于好奇心等因素,不規(guī)范、不專業(yè)的使用、翻閱古籍文獻,不利于古籍文獻的保護,圖書館在保護古籍文獻上確實存在巨大的壓力。從這個角度說,圖書館確實有苦衷。而且,根據《文物保護法》的規(guī)定,文物保護的原則之一就是“合理利用”,限制古籍文獻的使用有合法依據。 但是,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機構,面向全民開放,那么市民在翻閱古籍文獻上的地位就應該是平等的,不應在學歷、職稱的高低上存在貴賤之別。圖書館規(guī)定只有高學歷、高職稱人員才可以翻閱古籍文獻,實質上就是對確需查閱古籍文獻的低學歷、低職稱人員的歧視,這一點毋庸置疑。 事實上,高學歷、高職稱并不是必用古籍文獻的衡量標準,低學歷人員完全有可能需要查閱古籍文獻,不能武斷地判定只有高學歷、高職稱的人才需要查閱古籍文獻。 在筆者看來,保護古籍文獻,與其在學歷、職稱方面設置種種障礙,不如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方面,治標之策是,讀者查閱古籍文獻,必須提交使用的目的、證明,尤其是提交具體古籍文獻資料的書名,由圖書館管理人員找出,供讀者使用,禁止讀者在圖書館中自行尋找、翻閱。另一方面,治本之策是,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增加古籍文獻修復隊伍,加強古籍文獻的整理、修復、搶救和保護工作,從源頭保護好古籍文獻。 古籍保護須借力現代技術 @符向軍:古籍借閱上的“學歷門檻”,不但人為地剝奪了普通人閱讀、學習的平等權利,涉嫌違法性“歧視”,有違全民閱讀宗旨與圖書館的公益性質,而在古籍保護上,“學歷門檻”本身也缺乏科學性。 古籍保護,重在當代,利在千秋,需要現代技術擔綱,要在原本保護的直接保護基礎上,充分運用各種現代化科技手段,做好古籍的再生保護、間接保護工作,包括縮微復制、影印出版、電子掃描和光盤存儲等,從而使古籍化身千百,永久傳承,福澤民眾。 “借閱歧視”背后,是影印本閱讀、電子閱讀等現代化、保護式閱讀方法的缺失,說明古籍保護措施捉襟見肘、乏善可陳,至今還停留在原本保護這種最原始、初級手段層面。4月23日“世界圖書日”來臨之際,古籍保護的乏力,古籍小眾化閱讀而非惠澤大眾的人為藩籬,更應引起圖書管理者、古籍保護者與全社會的足夠重視。 借閱古籍看“文憑”也是一種病 @武西奇:借閱古籍看文憑患的正是“唯學歷”病,得抓緊醫(yī)。否則,只把古籍供給高學歷人才或專業(yè)人員用于學術研究,無疑是對古籍存在價值的最大偏見和浪費。尤為重要的是,這樣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又如何讓群眾在精神與文化上有更多的獲得感。 今年,倡導全民閱讀被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充分體現了全民閱讀推廣在國家層面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這么一種語境下,我們有理由期待,首都圖書館能以實際行動回應公眾訴求,莫讓“唯學歷”規(guī)定阻礙了全民閱讀的腳步。 |
相關閱讀:
- [ 04-20]圖書館古籍應向“任何人開放”
- [ 11-25]流浪漢進圖書館何時不再成新聞
- [ 07-10]讓自助圖書館成為最美的“天堂”
- [ 06-25]怎能讓200名學生在圖書館暫住
- [ 04-29]iPad借閱遇冷,圖書館不必太超前
- [ 04-24]大學圖書館應當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 [ 04-02]圖書館的“暴露裝”,學校不能淡定
- [ 03-26]圖書館不是用來評估的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