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城市廢棄物處理公眾咨詢監(jiān)督委員會會議日前召開,市長陳建華表示,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方面勢頭良好,但前端“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工作的開展,需要跟上后端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的步伐。會議還公布了2015年垃圾分類工作計劃,力爭在2015年底創(chuàng)建全國垃圾分類示范城市。 垃圾分類處理,無非就是三段:垃圾分類、收集運輸、終端處理。如果說垃圾處理是“最后一公里”,那么垃圾分類投放是“最先一公里”。據透露,過去的一年,廣州市垃圾分類的“最后一公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上取得突破。預計到2017年,焚燒日處理量將達到1.4萬噸后,廣州市垃圾焚燒能力將會出現富余。這意味著,更大問題在“最先一公里”,居民家庭垃圾分類環(huán)節(jié)。 對于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這一塊,操作應該也不是很復雜:一是居民家庭將吃剩的廢棄食物和剩菜剩飯等容易臟臭的“濕垃圾”單獨裝袋、每天投放;對于其他“干垃圾”等裝滿了再投放,并定期收集。二是推行社區(qū)“定時定點”分類投放模式。按理說,都是舉手之勞,而且通過分類還能產生小效益,為何難以做到?值得問個究竟,并且有針對性地攻克。 站在居民角度,現在垃圾分類有多大約束力?一些小區(qū)的垃圾分類也就局限于給居民分送一些垃圾桶或垃圾袋,在小區(qū)放置幾個分類垃圾桶罷了,至于他們分不分、如何分,很少得到相關指引、監(jiān)督或約束,基本還處于粗放階段。至于那些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因為回收價格較低,且又常常不能馬上處理、居民無處安放,于是亂扔了事。有些時候,收集運輸環(huán)節(jié)并沒嚴格實行分類運輸,垃圾混倒、混運也成打擊居民分類的積極性的一個因素。 垃圾分類的“最先一公里”就是要回歸居民主體,對小區(qū)開展情況進行歸類,對問題進行集中分析,并有所側重、有的放矢地補足“短板”。有的小區(qū)是硬件不足,有的是軟件欠缺,有的根本就是“雙盲區(qū)”。除了少數小區(qū)外,廣州垃圾分類開展宣傳到了今天,應該說居民都有所耳聞,有一定的認知度與認同度,硬件也不成問題,現在就差“臨門一腳”——加大人力投入,進入小區(qū)進行垃圾分類的指導、現場監(jiān)督,用外力約束給居民一個習慣養(yǎng)成期。一個良好的習慣養(yǎng)成,不是十天半個月就可以,要有打持久戰(zhàn)的心理準備。 投入,要錢要人。錢從何來,人從何來?這是關鍵?!肮膭钌鐣α繀⑴c生活垃圾處置利用”,固然是好事,社會資本不足,要怎么辦?當然是財政兜底。在人力上,如果專職人員支出大,財政難以負擔,可以考慮“就地取材”,讓小區(qū)居民兼職,培訓之后再上崗,或者利用志愿者、社會組織共同承擔。(連海平)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