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由多部門聯(lián)合出臺的“免費師范生試點新政”一出,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據(jù)悉,教師性別比例失衡,已影響到孩子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大家希望此“新政”能吸引優(yōu)秀男生就讀師范專業(yè),提高男生報考師范專業(yè)的比例,給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帶來不一樣的未來。(6月3日《東南快報》)
“男教師招收計劃”只是一個好的開始
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化、性別界限越來越淡化的當下,依然有一些職業(yè)具有鮮明的性別屬性。護士也好,幼教也罷,男性的“集體性缺席”,不僅不利于師資隊伍的性別結構,也難免會給學生精神世界的發(fā)育和建設帶來負面影響。“男教師招生計劃”的初衷,在于通過“弱勢補償”的制度護佑,擴大男教師的比重。
以筆者工作的學校為例,漢語言、英語等師范專業(yè),男女生比例達到了1:6甚至1:8。 “女多男少”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在語言等學科更具優(yōu)勢,性格上也更加細心和耐心;另一方面, 在現(xiàn)有的社會評價體系中,“男強女弱”的標準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男性在購房、婚戀等領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教師在薪酬待遇、發(fā)展空間等方面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男生參與的熱情自然不高。
融入“性別分析”理念的“男教師招收計劃”,對性別差異引起的獨特的生理需求和社會需要進行了關注和滿足。中國人民大學在小語種考生中實行分數(shù)線“男女有別”看似破壞了教育公平,實際上是對具有語言弱勢的男生的“弱勢補償”。與此類似,“男教師招收計劃” 用一種傾斜性的舉措來扶持男生,也是為了解決性別結構嚴重失衡的問題。
然而,要想優(yōu)化教師隊伍的性別結構,“男教師招收計劃”只是一個好的開始。在理性選擇深入人心的當下,考生及其家長也會進行反復的算計與權衡;只有從制度護佑和人文關懷的角度提高教師的社會認同,讓教師更有職業(yè)體面和尊嚴感,才能吸引更多男生報考師范專業(yè)。
在一個習慣用財富來衡量一段生活好壞的時代里,社會評價體系的物質(zhì)化和單一化,讓許多人的生活變得庸俗而乏味。教師雖然不能“為錢而教”,卻也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在經(jīng)濟因素不斷嵌入日常生活的當下,教師也需要 “在生活上多一些保障,在心靈上多一些溫暖”。當下教師的生存生態(tài),對于考生將來的職業(yè)選擇,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讓男生更多地進入教師群體,不僅需要招生政策上的“弱勢補償”,也需要提升教師職業(yè)的社會認同。保障教師的勞動權益,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給予教師更多的激勵和社會認同,男教師才會越來越多。(楊朝清)
更多:
培養(yǎng)孩子“陽剛氣”,別只盯“男教師”
提高教師待遇才是治本之策
化解“男老師危機”不該有“動機論”
培養(yǎng)孩子“陽剛氣”,別只盯“男教師”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體現(xiàn)在此番“免費師范生全招男生”上,同樣難免。
首先,“免費”之下,可有“勇夫”?小學幼兒園教師多“娘子軍”,少“男子漢”,與人們觀念及其工作性質(zhì)有關,更涉發(fā)展空間及待遇等因素。如此之下,面對這些地方的“男兒荒”,相關方面不從根本著眼,而試圖從入學免費上尋突破,效果可想而知。
其次,縱有“勇夫”,能否留住?三五年的大學免費,其數(shù)額雖稱不上多,可也不算少。尤其對那些貧困地區(qū)、家境貧寒子女而言,此番免費的吸引力當不小。問題是,這些人此時境況堪憐,不代表日后不會有大改觀。當條件“今非昔比”,他們會不會改變“初衷”,讓曾經(jīng)的頗顯重要的“依靠”,成為“臨時停泊”的平臺與跳板?
第三,即便留住,肯否“付出”?一個現(xiàn)實是,現(xiàn)在的小學幼兒園,不但“男丁”稀少,且基本“從政”,這讓本很堪憐的教師性別結構,更添幾分隱憂。于是問題又來了:即便此“免費”之下,“勇夫”頻出,且因這樣那樣原因(多為無機會無能力),全部招得到、留得住,然而,特殊的工作性質(zhì),“僧多粥少”的“行政”編制,同工同酬的薪水標準(不可能單給男教師加工資),狹窄逼仄的發(fā)展空間,必將使這些寶貴的“留守者”,情緒難穩(wěn),心態(tài)失衡,進而讓“美愿”成為空談!
第四,既為試點,當然是“摸著石頭過河”,戰(zhàn)果未知,前景難料。加上“三五年一輪”不短的時間成本,及應者廖廖、難成氣候的合理擔憂,都讓此番“免費納才”,即便有效,恐怕也“遠水難解近渴”。到頭來,“男丁”既難留,“女將”又輪空,真正賠了“夫人”又折“兵”。
培養(yǎng)孩子“陽剛氣”,“免費”未必很給力。在這點上,不妨放開眼光,轉變思路,拋開一廂情愿的男教師“依戀癥”,從多方面尋求突破。比如父母長輩對孩子別太嬌生慣養(yǎng),多些“動心忍性”的教育與訓練;影視網(wǎng)絡節(jié)目,既實行嚴格分級,又著眼孩子健康成長加大創(chuàng)作力度;開好音體美及綜合實踐課,讓課外活動風生水起;營造良好社會風氣,讓剛毅、勇敢、擔當?shù)群闷焚|(zhì)影響孩子;創(chuàng)新機制方法,真正把男教師的心拴住……
總之,解決“小幼”教師性別結構失衡,培養(yǎng)孩子“陽剛氣”,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各方形成合力,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張?zhí)m軍)
提高教師待遇才是治本之策
免費師范生全招男生,對于那些品學兼優(yōu)、家庭較為貧困又熱愛教師職業(yè)的高考學子來說,無疑具有較大吸引力。相信通過這一新政的實施,男教師自然會多起來,促進教師隊伍均衡。
但是,筆者認為,之所以會形成如今女教師“一統(tǒng)天下”的尷尬,原因有很多——有尊師重教問題、教師待遇問題、就業(yè)觀念問題和社會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所促成。因而僅靠“人為限制性別招生”來破解未免不夠全面。再說即使靠“免費”政策招到了一些男生,他們也未必將來都愿意當老師和熱愛教師崗位。一個不愛崗敬業(yè)的老師,不論是男是女,對學生的教育和成長都不利。
由此可見,福建實行“免費師范生全招男生”的做法善意不容置疑,只是改變現(xiàn)狀需綜合發(fā)力,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把教師待遇落到實處,特別是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氛圍,讓教師真正成為受人仰慕的職業(yè)。若做到這些,并不需要采取性別限制等手段,男教師會不請自來,而且愛崗敬業(yè)的老師亦會越來越多,這才是治本之策。(陸敬平)
化解“男老師危機”不該有“動機論”
揆諸于現(xiàn)實,“男教師危機”不僅潛伏已久,而且相當嚴重。按照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中小學教師發(fā)展報告(2012)》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近10年來中小學男教師所占比例愈來愈小。具體而言,一方面,已就業(yè)的男教師中有部分“逃離”中、小、幼師崗位;另一方面,高校師范專業(yè)的報考人數(shù)越來越少,尤其是幼小教育專業(yè)。在很大程度上,這也正是男孩子“性格懦弱”、“沒有陽剛之氣”、“缺乏男子漢氣概”的源頭。
去年6月,我國首次調(diào)查了高等院校師范生的培養(yǎng)狀況——在27所師范院校近萬人抽樣中,在校師范生男女比例:女生達65.3%,男生僅占34.7%。但是,這些數(shù)據(jù)只能從抽象的理論上講個大概,因為在提倡“大眾創(chuàng)業(yè)”與專業(yè)職業(yè)不對口的語境下,這一比例差很有可能進一步被拉大,從福建省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就不難看出。
倘若從這種“危機感”的角度解讀“福建計劃招收首批500名免費師范生,而且專收男性”這一政令,似乎不具什么差錯。但是,整體而言,卻深深陷入了“動機論”的窠臼,即出發(fā)點和初衷雖好,但卻剝奪了另一部分人的正常權利。
眾所周知,一項政策的出臺,要盡可能地考慮到每個相關人的權益。不過,專招男生也就意味著不錄取女生,那么,符合免費師范生報考條件的女學生的權益是不是就被無形中侵犯?校方在招生過程中,是不是也涉嫌性別歧視?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今年2月份,教育部下發(fā)《關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連續(xù)公布“26個不得”禁令。其中,“不得擅自規(guī)定男女生錄取比例”赫然在目。
即使專招500名男性師范生可以打破“男教師危機”和“女兒國僵局”,那也不能剝奪另一部分人的權利。讓少數(shù)人的權利被動地讓渡給教育大計,即使初衷再好,也不可能深入民心。(雷彥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