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年一度的全國科普日到來,科技場館里的聲光電科普設施前又擠滿了好奇的孩子們。這固然值得欣喜,但科技場館不應簡單建成游樂場,平日里讓科學知識進駐頭腦的通俗講解更重要,寓教于樂的常態(tài)化科普仍需加強。 有家長反映,“平時帶著孩子到科技館,發(fā)現有了場館,有了設施,就缺一個好老師,沒人給講講科學道理,回答小孩的問題”。孩子們排了很長隊,上去體驗玩一下就下來,只是覺得新奇、好玩,但并不明白其中的科學道理。家長的話,點到了時下科普的痛點。現在很多科技場館、博物館的硬件設施已經逐步跟上時代步伐,運用聲光電等多種手段拉近與參觀者的距離,吸引人們目光并參與其中。 調查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國科技館增至409個,科學技術博物館增至724個。我國公民對科普設施的利用情況與美國已大致相當。場館多了、設施先進了,也能吸引孩子們親身體驗,而缺少的恰恰就是在參觀者和科普設施之間搭橋的好老師——科普工作者。是否有人通俗講解,科普效果截然不同。沒人講解,參觀者就走馬觀花、玩玩樂樂,如果有人深入淺出地講解,孩子們就會印象深刻,能把聽到的科學道理復述出來。 科技場館是普及科學知識的基地,應當讓青少年有更多科學素養(yǎng)的獲得感,而不能僅僅成為游樂場所。我國在大眾科普的方式方法上還有很大的改進提升空間。一方面,單純的灌輸無法滿足人們的求知欲,需要解決講解人員背材料來講解的問題。另一方面,則需招募科技人員和大學生志愿者,以緩解場館科普人員短缺的問題。 大眾科普需要持之以恒、深入人心,而不是僅僅“熱”在科普日這幾天。孩子是國家的未來,面對青少年的科普不是簡單講解,而是要打開孩子們的想象和思維空間,給予他們知識的收獲、思想的啟迪。只有打好了大眾科普這個基礎,“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才不會落空,國家的創(chuàng)新智慧才能充分釋放、創(chuàng)新力量才能充分涌流。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