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1號今明發(fā)射
來源:法制晚報 2011-11-09 編輯:黃水來
雖然“螢火1號”是能力有限的小型空間探測器,但它的科學目標集中,做的事情重要,性價比較高。 記者了解到,此次火星探測,不但是我國派出第一個進入火星軌道的探測器,也是俄羅斯時隔多年之后第一次重返火星。他們承載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型火星探測任務,對人類認識火星具有重要的意義。 火星在我國古代被稱為“熒惑”,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取其諧音,命名為“螢火1號”。 中俄兩國于2007年3月26日簽署了聯合探索火星的協議書,決定在2009年10月發(fā)射“火衛(wèi)一·土壤”和“螢火1號”探測器。 后來,由于俄羅斯深空測控系統(tǒng)存在一些問題,無法保證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與地面的聯系保持百分之百的穩(wěn)定,而“火衛(wèi)一·土壤”在測試中也不夠穩(wěn)定,因此發(fā)射推遲到今年11月。 ●背景鏈接 目前,雖已有20個探測器成功對火星進行了探測,但它們主要是尋找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或水等。 不算這次發(fā)射,從1960年起至今,人類已向火星發(fā)射了41個探測器,其中21次失?。?次飛躍火星,沒有進入火星軌道;15次被火星引力場捕獲,其中7次作為軌道器進行了探測,8次著陸,并釋放出3輛火星車。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