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眸:林聰彝故居照壁繪神獸
來源:東南網(wǎng) 2012-03-21 編輯:黃水來
《后漢書·輿服志下》:“獬豸,……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說楚王曾捕獲過這種神獸,照其形象制成衣冠。秦滅楚國后,將該冠賜給御史佩戴,遂稱為“獬豸冠”,這冠就成了法官的代名詞。閩西有座山,正是因為形似這種獨特的冠冕而取名冠豸的。據(jù)東漢《論衡·是應(yīng)》記載,當時衙門里是奉皋陶像、飾獬豸圖的。相傳皋陶為堯帝時的“大理”,即掌管刑法的官員。衙門中畫皋陶、獬豸,表示明辨是非,執(zhí)法公正,還含有威懾邪惡的意思。直到明清,問案決獄的衙門里,墻上畫著獬豸,長官戴著獬冠,御史及按察使的補服前后也繡有獬豸圖案。流風所及連士人取名,也喜歡用這字。如福州從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中就有明崇禎學政許豸,還有民初政治家、獨立報人林獬(即林白水)等。 獬豸圖案多出現(xiàn)在在特定與法有關(guān)的場所。在古代,麒麟與貔貅、鳳、龍、龜并稱為“五靈”,龍鳳呈祥多被皇室壟斷,不敢僭越;貔貅、靈龜也有相應(yīng)固定的用處,唯有麒麟造型最為縉紳士大夫喜愛,頻頻出現(xiàn)在深宅大院中。經(jīng)過長期演變,麒麟形象藝術(shù)化,到清代基本上固定為“龍頭、麋身、馬蹄、龍麟、獅尾”,其與獬豸最大的區(qū)別是一為雙角一為獨角。在民間傳說及有關(guān)史料記載中,麒麟被賦予“仁獸”所具備的品質(zhì),這正符合兩千多年來中國的禮教和儒家風范:其性溫善,不覆生蟲,不折生草,頭上有角,角上有肉,設(shè)武備而不用,具有仁厚君子的謙謙風度。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而死,孔子曾為麒麟寫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笨鬃铀篮螅@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詩·大雅久不作》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的詩句。此外贊美之辭不絕如縷,麒麟也象征著吉祥如意。 林聰彝故居主座第一進南面照墻不繪麒麟而繪獬豸的原因,牽涉到這座明代建筑的沿革以及林聰彝的人生經(jīng)歷。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占南京,稱帝南京的福王朱由崧投降。唐王朱聿鍵入閩,旋在福州即帝位,建號隆武,改福州為天興府號福京,以此屋為大理寺衙門。大理寺,是掌管刑獄的中央機構(gòu)。明清時大理寺卿為正三品,卿以下設(shè)少卿、寺丞、評事等職,掌審讞平反刑獄及其政令是法律復核機關(guān)。刑部作為中央審判機關(guān),刑部的所有案件都必須由大理寺復核。而獬是明代大理寺公堂的標志。 |
- ·汽柴油價每噸漲600元 創(chuàng)歷史新高
- ·福建97號汽油最高零售價首"破8"
- ·4月起閩實施婚姻登記服務(wù)地方標準
- ·閩高招體育統(tǒng)考首用指紋識別身份
- ·德化無肛男孩怪病纏身14年受嘲笑
- ·質(zhì)疑:月經(jīng)初潮關(guān)乎公務(wù)員能力?
- ·破譯“圍魏救趙”,看誰用兵如神
- ·前同事都開公司,這世道那么好?
- ·妻子的已婚閨蜜設(shè)計外遇逼我離婚
- ·娃娃相親會興起 最小者剛滿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