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重慶渝中區(qū)望龍門一間小屋里,簡陋的小屋里,93歲的張淑英婆婆手中和前夫的合成合影照,是她心中最珍貴的愛情見證。93歲的張淑英婆婆在77年前,還是少女的張淑英,嫁給了榮昌籍軍官鐘崇鑫,兩年后,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丈夫在戰(zhàn)場上馬革裹尸,南京雨花臺一役,丈夫壯烈殉國,夫妻從此相隔兩界。妻子聞丈夫殉國后,仰天痛哭,并一直尋找丈夫遺物,時隔77年,張淑英終于在臺灣找到丈夫的遺照。張淑英與鐘崇鑫兩年愛情,竟成77年相思。
2015年8月19日,中國傳統(tǒng)的情人節(jié)“七夕節(jié)”即將來臨,今年的七夕節(jié)恰逢舉國上下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歷史時刻。在硝煙彌漫的年代,愛情無疑是一件奢侈品,老一輩的戰(zhàn)士用自己的犧牲換來了家園的和平。滿目通紅、雙唇微抿,經歷戰(zhàn)火洗禮的老兵們都仿佛藏著一段說不盡的滄桑故事。沒有潔白的婚紗、沒有精致的妝容、更沒有嬌艷的玫瑰……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里,夫妻團聚都是奢望,走到今日仍能和親密愛人攜手相伴,對老兵們來說是上天的眷顧、是人與人之間最可貴的信任,更是對親情和愛情的不離不棄。值此七夕,讓我們共同追憶那些硝煙烽火中的愛情,向老兵們致敬!
2012年4月13日,貴州省岑鞏縣,91歲高齡的劉榮光老人與老伴在家中合影留念。91歲高齡的貴州省岑鞏縣思陽鎮(zhèn)桐木村地蔭寨的劉榮光老人,是一位曾經在印度參加過兩年的遠征軍戰(zhàn)士,回國后,曾是國民革命軍王牌部隊新六軍一名精兵,他鏖戰(zhàn)黑土地,跨過山海關,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參加過中國戰(zhàn)場的對日作戰(zhàn),見證了南京國民政府接收日本軍隊無條件投降的過程。后來,他自愿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過中國革命史上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遼沈、平津兩大戰(zhàn)役,作為志愿軍戰(zhàn)士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斗……劉榮光走過了一段具有傳奇色彩、波瀾壯闊的人生道路。
2015年3月23日,河南省三門峽市,王軍伯聽力下降,老伴兒貼在他的耳旁說話。王軍伯生于1923年9月1日,陜縣張灣鄉(xiāng)張趙村人。1943年,20歲的王軍伯被國民黨抓壯丁入伍,到了洛陽,在第一軍78師232團三營八連,軍長羅列,師長許良玉,團長是景春庵(音譯),王軍伯是步兵。1944年4月,部隊撤到西安、漢中。后來加入解放軍,并在抗美援朝期間隨部隊開赴丹東,戰(zhàn)爭結束,王軍伯在丹東寬甸修飛機場,后參加解放小陳島的戰(zhàn)役,后又到福建。1956年王軍伯從福州復員回到家鄉(xiāng)。
2015年5月16日,甘肅省平涼市,抗戰(zhàn)老兵欒志堂展示自己當年與愛人的合影,照片上的他當年也很英俊、帥氣。甘肅省平涼市,欒志堂老人,今年83歲,居住在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qū)白廟鄉(xiāng)欒塬村。欒志堂老人在16歲時,國共雙方正交戰(zhàn)激烈,兵荒馬亂中,他被國民黨強行拉去頂替長兄當兵。他當時所在部隊是國民黨第8戰(zhàn)區(qū)的第17集團軍,主要由被譽為西北軍閥“四馬”之一的馬鴻逵統(tǒng)領,后在1949年8月因國軍戰(zhàn)敗,國民黨部隊解散,同年9月,流亡在外的欒志堂在半途被解放軍第十六師四十六團一個后勤保障連連長偶遇收編。
2015年3月18日,河南省三門峽市,抗戰(zhàn)老兵張玉琢和老伴兒在一起手拉著手。如今,張玉琢和老伴兒生活在義馬市區(qū)的一家老年公寓內,老人除了要靠助聽器外,身體硬朗,喜歡打太極拳,每天早上都要到院子里鍛煉身體。今年正月初九,按著當?shù)剞r村的習俗,社會愛心人士和志愿者為張玉琢提前過了百歲壽辰。張玉琢的兒子張海棠告訴記者,父親最大的愿望是想和家人一起到自己當年抗戰(zhàn)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1937年春,張玉琢在澠池縣參加西北軍部隊,在26軍31師91旅182團3營機槍連任機槍手。
2014年7月31日,現(xiàn)在,劉永清和92歲的老伴一起居住在自家的土坯房里。提及往事,他能清楚地說出日軍當年5種毒氣彈的危害:催淚、噴嚏、糜爛、窒息和中毒。當年,防毒排的主要任務是在日軍放毒氣時消毒,并沒有配備武器。據(jù)老人講,當時日本人的飛機就在頭頂盤旋,不停掃射,一發(fā)子彈曾穿過他的帽檐打到地上,老人僥幸活命。
2015年7月29日,楊榮林耳聾,老伴當翻譯。1941年,14歲的正陽縣蘭青鄉(xiāng)胡沖村楊榮林的加入當?shù)匕寺奋娪螕絷牐?942年4月被拉入國軍陸軍整編第58師183旅,1942年10月又加入李先念部隊在鄂豫邊區(qū)游擊作戰(zhàn),先后在步槍班、機槍連當戰(zhàn)士,又當轉盤機槍機槍手、副排長。楊榮林說,與日本兵打仗,我們的武器不行,所以只能打游擊,他們的游擊隊時常伏擊日軍。白天隱蔽、分散,夜晚伏擊目標,時常夜行往返100多公里,轟炸日軍的碉堡。他打過王大塘戰(zhàn)役、邱店、王店、陡溝及信陽等地的駐守日軍,夜間作戰(zhàn),打死多少日本兵,看不清楚。如今88歲的楊榮林身體硬朗,只是耳聾,相濡以沫的妻子是他最大的依靠。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撿了條命”。
2011年5月,在抗日英靈的紀念牌前,施老向“戰(zhàn)友”們連敬了三個軍禮。據(jù)老人回憶,1941年,為保家衛(wèi)國,她棄教隨夫從軍,加入了中國遠征軍第5軍200師,任師政治部宣傳隊少尉宣傳員,與戰(zhàn)友們一起做抗戰(zhàn)演說,張貼標語,給戰(zhàn)士寫信。那年,施仲珍2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