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調試音箱為升旗儀式做準備。4月12日,三元嶺小學進行第一次升旗儀式,旗桿是支教志愿者袁博涵自掏腰包購置的。
25歲的楊敏出生在湘南山區(qū)寧遠縣鯉溪鎮(zhèn)三元嶺村,十個月大時被發(fā)現(xiàn)患上小兒麻痹癥,從此雙腿再也無法站立。從小到大楊敏去過最遠的地方是相鄰的祁陽縣,她覺得自己像一只井底之蛙,因此自稱“青蛙公主”。
楊敏的母親楊社姣是三元嶺小學的老師,在這座深山里的學校堅守教學30多年。楊敏的父親楊必先是鯉溪鎮(zhèn)中心完小的老師,已連續(xù)教了20屆畢業(yè)班,送走了上千名畢業(yè)生。受父母的影響,2005年初中畢業(yè)后楊敏回到小學時就讀的三元嶺小學幫忙,教孩子們唱歌、畫畫、識字,孩子們總圍在她身邊喊“敏敏姐姐”。
隨著近年來師資和生源的不斷外流,三元嶺小學逐漸只剩下一二年級,校舍的二層也已經荒廢成了危房,師資匱乏。由于急缺老師,2013年暑假,從未走出過山溝的“青蛙公主”楊敏利用互聯(lián)網向外面的世界尋求幫助,她在支教吧上發(fā)出了一篇招募支教志愿者的帖子。
2013年8月份,三元嶺小學迎來一位山東的大學畢業(yè)生,成為村小的第一位支教老師。從那以后,越來越多志愿者們在網上看到信息后來到了三元嶺。到目前為止,楊敏已先后發(fā)出了800多篇網帖吸引了50多名支教志愿者前來支教,支教老師來自北京、上海、江蘇、山東、河北等20多個省市。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還帶來了教學物資,為學校捐助了愛心書屋、校服,并重新粉刷了教學樓。
如今的“青蛙公主”楊敏已為人母,她和丈夫在鎮(zhèn)上經營著一家小店。楊敏心里一直掛念著學校的學生們,只要一有空她就會回到三元嶺小學看看孩子們,給孩子們上音樂課。每隔一段時間,楊敏就會將三元嶺小學的新變化發(fā)到網上,吸引全國各地的志愿者和愛心人士來關心這座大山里的小學校。楊敏說:“爸媽在我心里種下了教育的種子。我能力有限,但也會堅持?!彼畲蟮男脑甘怯幸惶觳挥迷僬心贾Ы汤蠋熈?,“不為缺老師發(fā)愁了,就意味著山里娃有了更好的教育?!?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4月11日,支教志愿者們在楊敏的家中和楊敏家人一起吃晚餐。從2013年起陸續(xù)來支教的志愿者們,除去寒暑假的支教團隊,其余的20多名獨自前來的志愿者都免費吃、住在楊敏家。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4月11日,畢業(yè)于上海理工大學的志愿者袁博涵在三元嶺小學教室里給孩子們上語文課。即將赴美國留學深造的他利用出國前的間歇期來到這里擔任支教老師。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4月12日,楊敏在三元嶺小學的教師辦公室里上網關注支教志愿者信息。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4月12日,三元嶺小學進行第一次升旗儀式,楊敏的父親楊必先從鯉溪鎮(zhèn)中心完小趕到三元嶺小學,幫忙固定旗桿上的繩子。新華社記者 李尕攝
4月12日,來自北京的兒童文學劇作家魯泳北在閱讀課上給孩子們發(fā)放書本,這間閱讀教室里的所有書本和設施都是由社會愛心力量捐贈的。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4月11日,楊敏帶著孩子們和支教志愿者在三元嶺小學合影。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4月12日,來自江蘇的“95后”朱淼在走廊上和孩子們做游戲。今年剛剛從公司辭職的朱淼本打算花半年時間旅行,但是另一名志愿者告訴他:“你的半年,可能會影響山里孩子的一輩子。”于是他改變計劃來到三元嶺小學擔任支教老師。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4月11日,楊敏拿著手機和孩子們在走廊上拍合影。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4月11日,楊敏和孩子們在走廊上交流。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4月12日,楊敏的母親楊社姣在三元嶺小學里給孩子們上課。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