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也特別重視接親的程序和禮儀。按福州民間習俗,“結(jié)婚喜日,如果新娘要坐花轎,男家備轎及迎親的儀仗隊,要在前夜太陽落山前就抵達女家。翌日,新娘上轎后,浩浩蕩蕩地向原路返回。男家接親隊伍,要以花轎為中心。前頭高照燈籠,揚旗鳴鼓,配有一支金鼓吹樂隊,后頭有挑花擔,禮旦和彩旦的。媒人引路。接親的隊伍,由村族大高照、祖宗銜頭燈籠和金字牌板組成,配有一支鑼鼓隊,也有‘十番’隊。接親隊和迎親隊相逢路上,要以鞭炮放響。沿途也放,到了男家入村時,更是大放鞭炮。”⑤鞭炮在接親過程中必不可少,具有招財討吉的象征意義。據(jù)《福州習俗》論述,逢年過節(jié),福州例俗都要在適當時間點燃鞭炮,畢剝有聲,家里人稱為“連連發(fā)”,這是大吉大利的喝彩。如果,響聲不響,或響不成聲,都成禁忌。
結(jié)婚當日,夜幕將至,迎親隊伍和新娘的轎子珊珊來遲,貽順家“也沒吹金鼓,也沒掛傘燈,冷冷清清”,甚至連鞭炮的響聲都沒有。被貽順逼著充當其外甥的八弟向貽順要“百子”(即長串鞭炮,可連響許久),貽順作這樣的回答:“有、有、有。你忘記了,正月開假我買一掛,掏半掛給你放,還剩半掛放在橫頭掉,去掏么?!辈恢祹讉€錢的半掛鞭炮貽順哥卻寶貝似的保存了一整年,竟還在結(jié)婚當日得意洋洋地要伙計拿出來放。八弟害怕放了一年的鞭炮潮濕,放不出聲音,不吉利。沒想到對于忌諱這種兒貽順板倒是特別小心——他常常將一年前剩下的半掛鞭炮放在灶里烘烤,避免潮濕。
拜堂之后,道士審向貽順討花彩和媒人錢,討價還價后,貽順終于同意,“好,你莫急,莫急,要添?!碑?shù)朗繈鹌诖厣斐鲭p手時,貽順卻從兜里掏出三片銅板小心地放在道士嬸手心。這一場景同《看錢怒》中賈仁給周榮祖賣兒錢——連個泥娃娃都買不起一貫鈔時的情景有異曲同工之妙。作者都抓住守財奴的性格特征,一路打諢,全從其慳吝本性拈出。一個生動逼真、令人絕倒的守財奴形象躍然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情節(jié)發(fā)展到這里其喜劇效果就“水到渠成,天機自露”⑥了。
在整個結(jié)婚場景中,馬貽順的種種吝嗇行為,均遭到伙計和媒婆的冷嘲熱諷,令觀眾開懷大笑。這種喜劇情節(jié)的設置,即符合生活邏輯,又不符合生活邏輯,它往往在具體細節(jié)上極為夸張,荒唐可笑,有失真實,但從總體上卻絕對真實,而且符合喜劇人物的喜劇性格。
|